回答几个问题好吗?谢谢
无聊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yòu)”、“宫苑”、“园囿”、“御苑”,为**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自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之一。**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能例外,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编辑本段]【皇家园林的作用】
如果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算起,到19世纪末慈禧太后重建清漪园为颐和园,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宫苑的建置。一般建在京城里面,与皇宫相毗连,相当于私家的宅园,称为大内御苑;大多数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一般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分别称为离宫御苑、行宫御苑。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中心。
[编辑本段]【皇家园林的各个历史时期与代表作】
【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囿】
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皇家园林始于殷商。据周朝史料《周礼》解释,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灵囿”以自然树木花草为主,鸟兽充其间,并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游乐狩猎,实际上就是狩猎园。
【秦汉时期——阿房宫与上林苑】
秦汉两代(公元前221年~220年),皇家园林是当时造园活动的主流。此时的皇家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即皇家的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起来,其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秦始皇在陕西渭南建的信宫、阿房宫不仅按天象来布局,而且“弥山跨谷,复道相属”,在终南山顶建阙,以樊川为宫内之水池,气势雄伟、壮观。秦始皇曾数次派人去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求取长生不老之**。他在自己兰池宫的水池中筑起蓬莱山,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汉武帝在秦代上林苑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成规模宏伟、功能更多样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上林苑囊括了长安城的东、南、西的广阔地域,关中八水流经其中,建宫、苑数量不下三百余处,是**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上林苑中既有皇家住所,欣赏自然美景的去处,也有动物园、植物园、狩猎区,甚至还有跑马赛狗的场所。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仙山。从此,**皇家园林中“一池三山”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但其规模虽然极其宏大,但却比较粗犷,殿宇台观只是简单的铺陈罗列,并不结合山水的布局。此时的皇家园林尚处在发展成型的初期阶段。
【魏晋南北朝到明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积累与完善】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皇家园林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此时战乱频繁,士大夫玄谈玩世,崇尚隐逸,寄情山水,受到这种时代美学的浸润,皇家园林虽然在规模上不如秦汉山水宫苑,但内容上则有所继承与发展,有着更严谨的规制,表现出一种人工建构结合自然山水之美,标志着皇家园林已升华到较高的艺术水平。例如,北齐高纬在所建的仙都苑中堆土山象征五岳,建“贫儿村”、“买卖街”体验民间生活等。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封建社会统一鼎盛的黄金时代,皇家园林的发展也相应的进入一个全盛时期,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并注重建筑美与自然美两者的统一。隋代的西苑和唐代的禁苑都是山水构架巧妙、建筑结构精美、动植物各类繁多的皇家园林,洛阳的“西苑”和骊山的“华清宫”为此时期的代表作。
到了宋代(960年~1279年),统治阶级沉湎于声色繁华,北宋东京、南宋临安,金朝中都,都有许多皇家园林建置,规模远逊于唐代,然艺术和技法的精密程度则有过之。皇家园林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高潮,这就是位于北宋都城东京的艮岳。宋徽宗建造的艮岳是在平地上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创中华大地山川之优美的范例,它也是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此时,假山的用材与施工技术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到了金代(1115年~1234年),营建了西苑、同乐园、太液池、南苑、广乐园、芳园、北苑等皇家园林,并修建离宫禁苑,其中最大的是万宁宫,即今天的北海公园地段。并在郊外建玉泉山芙蓉殿、香山行宫、樱桃沟观花台、潭柘寺附近的金章宗弹雀处、玉渊潭**等。“燕京八景”之说就起源于金代。
元明时期(1271年~1644年),皇家造园活动相对的处于迟滞局面,除元朝大都御苑“太液池”,明代扩建为西苑外,别无其他建设。其中元代万岁山(今景山)、太液池(北海)为中心发展。当时将太液池向南扩,成为北海、中海、南海三海连贯的水域,在三海沿岸和池中岛上搭建殿宇,总称西苑。在宫廷之内有宫后苑(今故宫**),宫廷外的四面东苑、西苑、北果园、南花园、玉熙宫等,近郊有猎场、南海子、上林苑、聚燕台等。此外,明代还大建祭坛园林,如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等;庙宇园林也开始盛行。
【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成熟和集大成】
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那时,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皇家园林,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多皇家御预苑。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
颐和园这一北山南水格局的北方皇家园林在仿创南方西湖、寄畅园和苏州水乡风貌的基础上,以大体量的建筑佛香阁及其主轴线控制全园,突出表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志。北海是继承“一池三山”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北海的琼华岛作为“蓬莱”仿建,所以,晨雾中的琼华岛时常给人以仙境之感受。
避暑山庄是利用天然形胜,并以此为基础改建而成。因此,整个山庄的风格朴素典雅没有华丽夺目的色彩,其中山区部分的十多组园林建筑当属因山构室的典范。圆明园是在平地上,利用丰富的水源,挖池堆山,形成的复层山水结构的、集锦式皇家园林。此外在**造园史上圆明园还首次引进了西方造园艺术与技术。
皇家园林的鼎盛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这时的封建帝王全面接受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审美趣味和造园理论,而它本来多少带有与主流文化相分离的出世倾向。清代有若干皇帝不仅常年在园林或行宫中料理朝政,甚至还美其名曰:“避喧听政”。 另一方面,皇家造园追求宏大的气派和皇权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就导致了“园中园”格局的定型。所有的皇家园林内部的几十乃至上百个景点中,势必有对某些江南袖珍小园的仿制和对佛道寺观的包容。同时出于整体宏大气势的考虑,势必要求安排一些体量巨大的单体建筑和组合丰富的建筑群,这样也往往将比较明确的轴线关系或主次分明的多条轴线关系带入到原本强调因山就势,巧若天成的造园理法中来了,这也就使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判然有别。
[编辑本段]【皇家园林的兴造特点】
1.规模宏大
皇帝能够利用其**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最早皇家园林灵囿,方圆35千米,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隋朝的洛阳西苑,周100千米,其内为海,周5千米。唐朝长安宫城北面的禁苑,南北16.5千米,东西13.5千米。北宋徽宗时的东京艮岳,是在人造山系——万岁山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山周十余里”,北则俯瞰,有“长波远岸,弥十余里”的景龙江。元代大都西御苑太液池,“广可五六里,加飞桥于海中,起瀛洲之殿,绕以石城”,明代在此基础上,扩建成南海、北海、中海。清代所建避暑山庄,其围墙周长10千米,内有564公顷的湖光山色;圆明园占地200多公顷,长春、万春二园150多公顷;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后延续成反比。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
2.园址选择自由
皇家园林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
3.建筑富丽
秦始皇所建阿房宫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汉代未央宫“宫馆复道,兴作日繁”,到清代更增加园内建筑的数量和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
4.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
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例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土山“紫碧山房”,象征昆仑山,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
5.全面吸取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
北方园林模仿江南,早在明代中叶已见端倪。北京西北郊海淀镇一带,湖泊罗布,泉眼特多,官僚贵戚们纷纷在这里买地造园,其中不少即有意识的模仿江南水乡的园林风貌。这种风气自然也影响到了皇家的造园。康熙年间,江南著名造园家张然奉诏为西苑的瀛台、玉泉山静明园堆叠假山,稍后又与江南画家叶洮共同主持畅春园的规划设计,江南造园技艺开始引入皇家园林,而对江南造园技艺更完全、更广泛的吸收,则是乾隆时期,乾隆在位60余年,六下江南,由于他“艳羡江南,乘兴南游”,凡他所中意的园林,均命随行画师摹绘成粉本,作为皇家建园的参考,从而促成了自康熙以来皇家造园之摹拟江南、效法江南的高潮,他们把北方和南方、皇家与民间的造园艺术来一个大融汇,使其造园技艺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
【**传统园林艺术概说】
**传统园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而且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它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1990年,**的风景名胜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自1994年起,**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进一步说明**传统园林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魁力和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它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风流千载。
**古代神话中把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和黄帝所居的悬圃都描绘成景色优美的花园。青山碧水,这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据古文字记载,**奴隶制的后期殷周出现了方圆数十里的皇家园林--圃,这是**传统园林的雏形。秦汉时期,则产生了气势更加宏伟、占地面积达数百里、通过在自然山水环境中布置大量离宫别馆而形成的山水宫苑。魏晋时期,懦、释、道的思想,导致园林化的寺庙--寺庙园林的产生,而此时朴素的山水诗、山水画带动了文人士大夫园林的发展。唐宋时代,山水诗、山水画的水平处于颠峰状态,因此写意山水园就应运而生。到了明清时代,写意山水园的发展达到高潮,造园艺术更加趋于成熟、完美。这时,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士大夫,都在园林中追求着更真实的生命体验,寄托进了更多的审美情怀与社会理念。这就使**园林带有了强烈的象征特色。 这种象征特色首先表现在园林和园中景点的命名上。**园林的名称并不直接与园主的名称相关,而更多地是与园主的人格理想相关。北京颐和园的前身叫清游园。1886年重修后,西太后取意颐养冲和改用现名。这位曾垂帘听政的女皇企盼**,并能让她“颐养天年”。无锡寄畅园的名称则表达出它的主人希望自己能生活得自由自在。在**及其文学作品中还有不止一处的“大观楼”、“大观园”,这既是说此处视野开阔、景色秀丽,也是说在此游览、寄居的人要豁达、达观。据史料记载,汉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就有一处园中园叫“博望苑”,指登高望远、亲近自然,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滋养和升华。 据专家考证,早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传统园林艺术就传到了韩国和日本,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18世纪的时候,**传统园林艺术又传至欧洲,对当时风行的、规则式的英法园林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时间,仿建**自然式园林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与此同时,欧洲的画家和传教士又应邀在**北京的圆明园,创造了一组以洛可可风格为主又融有**民族文化形式的西洋楼,开创了中西园林合作的先河。 **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具体来讲,博大精深的**传统园林是按下面的原则来营造的:
1、构架山水。 由于**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水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而孔子曾指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而把山水与人的品格结合起来。**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难怪**人如此狂热地在自然的山水中营造园林,或是在都市园林中构架自然的山水。
2、模拟仙境。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数次派人赴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赢洲去获取长生不老之**,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他就在自己的兰池宫中建蓬莱山模仿仙境来表达企望永生的强烈愿望。汉武帝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上林苑建章宫的人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赢洲三仙山,自此,开创了一池三山的传统。
3、移天缩地。 **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宋代宋徽宗的良岳曾被誉为括天下美,藏古今胜。而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虽则是将**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单元之中来体现普天之下莫非壬土的思想。明代造园家文震亨也在《长物志》中强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立意。
4、诗情画意。 **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因此,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就成了**传统园林创作的目标之一。东晋文人谢灵运在其庄园的建设中就追求:“四山周回,溪涧交过,水石林竹之美,岩帅暇曲之好”,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所建草堂则倾心于仰观山,俯听泉,旁魄竹树云石的意境。在园林中,这种诗情画意还尤以槛联庸额或刻石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书法艺术与园林也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
5、形式独特。 **传统园林在布局上看似并不强调明显的、对称性的轴线关系,而实际上却表现出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惑。**传统园林之所以能区别于外国园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其整体形式的与众不同。在这种自然式园林中,仿创自然的山形水势,永恒、奇特的建筑造型与结构,多彩多姿的树木花草,弯弯曲曲的园路,组成了一系列交织了人的情感与梦想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园林空间。
6、造园手法高超。 **古代造园师在园林创作活动中,首要的工作是相地,即结合风水理论,分析园址内外的有利、不利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立意,即所谓的的构思,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及内容,因境而成景。接下来就是运用惜景、障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对造园四要素进行合理布局、组织空间序列,最后对细节进行细致推敲。此时造园师要巧妙处理山体的形态、走向、坡度、凸凹虚实的变化,主峰、次峰的位置,水池的大小形状及组合方式,岛堤、桥的运用,建筑单体的造型及群体的造型和组合方式,园林植物的种类与种植方式,园路的走向及用材等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实际上**古代的造园师除了进行图纸设计工作外,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建园的工地具体指导施工,从而保证设计意图的贯彻执行,并有利于即兴创作。 **明代造园**计成(1582年-?)就著有《园冶》一书,精辟论述了**传统园林重要的造园手法。这是**第一部造园专著,具有跨时代的、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传统园林给人的美学感受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全园被分成若干景区,各有特色又相互贯通,往往通过漏窗、门洞、竹林、假山等手段保持一种若断若续的关系,相互成为借景,也为游览中景区的转换做出铺垫。在诸景区中常常,布上几件盆景、花台,那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凄凉与生命的顽强等就都有了见证似的。当然,一个好的园子还会有一个好的名字;要有几副佳联传世。懦家学者向来是讲究“微言大意”的,一个好的名字可以意味深长,品尝不尽。如苏州网师园,所谓 “网师”乃渔父之别称,而渔父在**古代文化中既有隐居山林的含义,又有高明**家的含义。住联点景抒情使眼前的景与心中的情溶为一体,园林更加魁力无穷的。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yòu)”、“宫苑”、“园囿”、“御苑”,为**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自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之一。**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能例外,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编辑本段]【皇家园林的作用】
如果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算起,到19世纪末慈禧太后重建清漪园为颐和园,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宫苑的建置。一般建在京城里面,与皇宫相毗连,相当于私家的宅园,称为大内御苑;大多数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一般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分别称为离宫御苑、行宫御苑。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中心。
[编辑本段]【皇家园林的各个历史时期与代表作】
【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囿】
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皇家园林始于殷商。据周朝史料《周礼》解释,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灵囿”以自然树木花草为主,鸟兽充其间,并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游乐狩猎,实际上就是狩猎园。
【秦汉时期——阿房宫与上林苑】
秦汉两代(公元前221年~220年),皇家园林是当时造园活动的主流。此时的皇家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即皇家的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起来,其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秦始皇在陕西渭南建的信宫、阿房宫不仅按天象来布局,而且“弥山跨谷,复道相属”,在终南山顶建阙,以樊川为宫内之水池,气势雄伟、壮观。秦始皇曾数次派人去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求取长生不老之**。他在自己兰池宫的水池中筑起蓬莱山,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汉武帝在秦代上林苑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成规模宏伟、功能更多样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上林苑囊括了长安城的东、南、西的广阔地域,关中八水流经其中,建宫、苑数量不下三百余处,是**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上林苑中既有皇家住所,欣赏自然美景的去处,也有动物园、植物园、狩猎区,甚至还有跑马赛狗的场所。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仙山。从此,**皇家园林中“一池三山”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但其规模虽然极其宏大,但却比较粗犷,殿宇台观只是简单的铺陈罗列,并不结合山水的布局。此时的皇家园林尚处在发展成型的初期阶段。
【魏晋南北朝到明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积累与完善】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皇家园林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此时战乱频繁,士大夫玄谈玩世,崇尚隐逸,寄情山水,受到这种时代美学的浸润,皇家园林虽然在规模上不如秦汉山水宫苑,但内容上则有所继承与发展,有着更严谨的规制,表现出一种人工建构结合自然山水之美,标志着皇家园林已升华到较高的艺术水平。例如,北齐高纬在所建的仙都苑中堆土山象征五岳,建“贫儿村”、“买卖街”体验民间生活等。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封建社会统一鼎盛的黄金时代,皇家园林的发展也相应的进入一个全盛时期,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并注重建筑美与自然美两者的统一。隋代的西苑和唐代的禁苑都是山水构架巧妙、建筑结构精美、动植物各类繁多的皇家园林,洛阳的“西苑”和骊山的“华清宫”为此时期的代表作。
到了宋代(960年~1279年),统治阶级沉湎于声色繁华,北宋东京、南宋临安,金朝中都,都有许多皇家园林建置,规模远逊于唐代,然艺术和技法的精密程度则有过之。皇家园林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高潮,这就是位于北宋都城东京的艮岳。宋徽宗建造的艮岳是在平地上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创中华大地山川之优美的范例,它也是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此时,假山的用材与施工技术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到了金代(1115年~1234年),营建了西苑、同乐园、太液池、南苑、广乐园、芳园、北苑等皇家园林,并修建离宫禁苑,其中最大的是万宁宫,即今天的北海公园地段。并在郊外建玉泉山芙蓉殿、香山行宫、樱桃沟观花台、潭柘寺附近的金章宗弹雀处、玉渊潭**等。“燕京八景”之说就起源于金代。
元明时期(1271年~1644年),皇家造园活动相对的处于迟滞局面,除元朝大都御苑“太液池”,明代扩建为西苑外,别无其他建设。其中元代万岁山(今景山)、太液池(北海)为中心发展。当时将太液池向南扩,成为北海、中海、南海三海连贯的水域,在三海沿岸和池中岛上搭建殿宇,总称西苑。在宫廷之内有宫后苑(今故宫**),宫廷外的四面东苑、西苑、北果园、南花园、玉熙宫等,近郊有猎场、南海子、上林苑、聚燕台等。此外,明代还大建祭坛园林,如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等;庙宇园林也开始盛行。
【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成熟和集大成】
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那时,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皇家园林,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多皇家御预苑。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
颐和园这一北山南水格局的北方皇家园林在仿创南方西湖、寄畅园和苏州水乡风貌的基础上,以大体量的建筑佛香阁及其主轴线控制全园,突出表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志。北海是继承“一池三山”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北海的琼华岛作为“蓬莱”仿建,所以,晨雾中的琼华岛时常给人以仙境之感受。
避暑山庄是利用天然形胜,并以此为基础改建而成。因此,整个山庄的风格朴素典雅没有华丽夺目的色彩,其中山区部分的十多组园林建筑当属因山构室的典范。圆明园是在平地上,利用丰富的水源,挖池堆山,形成的复层山水结构的、集锦式皇家园林。此外在**造园史上圆明园还首次引进了西方造园艺术与技术。
皇家园林的鼎盛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这时的封建帝王全面接受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审美趣味和造园理论,而它本来多少带有与主流文化相分离的出世倾向。清代有若干皇帝不仅常年在园林或行宫中料理朝政,甚至还美其名曰:“避喧听政”。 另一方面,皇家造园追求宏大的气派和皇权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就导致了“园中园”格局的定型。所有的皇家园林内部的几十乃至上百个景点中,势必有对某些江南袖珍小园的仿制和对佛道寺观的包容。同时出于整体宏大气势的考虑,势必要求安排一些体量巨大的单体建筑和组合丰富的建筑群,这样也往往将比较明确的轴线关系或主次分明的多条轴线关系带入到原本强调因山就势,巧若天成的造园理法中来了,这也就使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判然有别。
[编辑本段]【皇家园林的兴造特点】
1.规模宏大
皇帝能够利用其**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最早皇家园林灵囿,方圆35千米,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隋朝的洛阳西苑,周100千米,其内为海,周5千米。唐朝长安宫城北面的禁苑,南北16.5千米,东西13.5千米。北宋徽宗时的东京艮岳,是在人造山系——万岁山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山周十余里”,北则俯瞰,有“长波远岸,弥十余里”的景龙江。元代大都西御苑太液池,“广可五六里,加飞桥于海中,起瀛洲之殿,绕以石城”,明代在此基础上,扩建成南海、北海、中海。清代所建避暑山庄,其围墙周长10千米,内有564公顷的湖光山色;圆明园占地200多公顷,长春、万春二园150多公顷;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后延续成反比。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
2.园址选择自由
皇家园林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
3.建筑富丽
秦始皇所建阿房宫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汉代未央宫“宫馆复道,兴作日繁”,到清代更增加园内建筑的数量和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
4.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
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例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土山“紫碧山房”,象征昆仑山,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
5.全面吸取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
北方园林模仿江南,早在明代中叶已见端倪。北京西北郊海淀镇一带,湖泊罗布,泉眼特多,官僚贵戚们纷纷在这里买地造园,其中不少即有意识的模仿江南水乡的园林风貌。这种风气自然也影响到了皇家的造园。康熙年间,江南著名造园家张然奉诏为西苑的瀛台、玉泉山静明园堆叠假山,稍后又与江南画家叶洮共同主持畅春园的规划设计,江南造园技艺开始引入皇家园林,而对江南造园技艺更完全、更广泛的吸收,则是乾隆时期,乾隆在位60余年,六下江南,由于他“艳羡江南,乘兴南游”,凡他所中意的园林,均命随行画师摹绘成粉本,作为皇家建园的参考,从而促成了自康熙以来皇家造园之摹拟江南、效法江南的高潮,他们把北方和南方、皇家与民间的造园艺术来一个大融汇,使其造园技艺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
【**传统园林艺术概说】
**传统园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而且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它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1990年,**的风景名胜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自1994年起,**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进一步说明**传统园林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魁力和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它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风流千载。
**古代神话中把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和黄帝所居的悬圃都描绘成景色优美的花园。青山碧水,这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据古文字记载,**奴隶制的后期殷周出现了方圆数十里的皇家园林--圃,这是**传统园林的雏形。秦汉时期,则产生了气势更加宏伟、占地面积达数百里、通过在自然山水环境中布置大量离宫别馆而形成的山水宫苑。魏晋时期,懦、释、道的思想,导致园林化的寺庙--寺庙园林的产生,而此时朴素的山水诗、山水画带动了文人士大夫园林的发展。唐宋时代,山水诗、山水画的水平处于颠峰状态,因此写意山水园就应运而生。到了明清时代,写意山水园的发展达到高潮,造园艺术更加趋于成熟、完美。这时,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士大夫,都在园林中追求着更真实的生命体验,寄托进了更多的审美情怀与社会理念。这就使**园林带有了强烈的象征特色。 这种象征特色首先表现在园林和园中景点的命名上。**园林的名称并不直接与园主的名称相关,而更多地是与园主的人格理想相关。北京颐和园的前身叫清游园。1886年重修后,西太后取意颐养冲和改用现名。这位曾垂帘听政的女皇企盼**,并能让她“颐养天年”。无锡寄畅园的名称则表达出它的主人希望自己能生活得自由自在。在**及其文学作品中还有不止一处的“大观楼”、“大观园”,这既是说此处视野开阔、景色秀丽,也是说在此游览、寄居的人要豁达、达观。据史料记载,汉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就有一处园中园叫“博望苑”,指登高望远、亲近自然,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滋养和升华。 据专家考证,早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传统园林艺术就传到了韩国和日本,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18世纪的时候,**传统园林艺术又传至欧洲,对当时风行的、规则式的英法园林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时间,仿建**自然式园林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与此同时,欧洲的画家和传教士又应邀在**北京的圆明园,创造了一组以洛可可风格为主又融有**民族文化形式的西洋楼,开创了中西园林合作的先河。 **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具体来讲,博大精深的**传统园林是按下面的原则来营造的:
1、构架山水。 由于**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水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而孔子曾指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而把山水与人的品格结合起来。**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难怪**人如此狂热地在自然的山水中营造园林,或是在都市园林中构架自然的山水。
2、模拟仙境。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数次派人赴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赢洲去获取长生不老之**,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他就在自己的兰池宫中建蓬莱山模仿仙境来表达企望永生的强烈愿望。汉武帝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上林苑建章宫的人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赢洲三仙山,自此,开创了一池三山的传统。
3、移天缩地。 **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宋代宋徽宗的良岳曾被誉为括天下美,藏古今胜。而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虽则是将**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单元之中来体现普天之下莫非壬土的思想。明代造园家文震亨也在《长物志》中强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立意。
4、诗情画意。 **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因此,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就成了**传统园林创作的目标之一。东晋文人谢灵运在其庄园的建设中就追求:“四山周回,溪涧交过,水石林竹之美,岩帅暇曲之好”,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所建草堂则倾心于仰观山,俯听泉,旁魄竹树云石的意境。在园林中,这种诗情画意还尤以槛联庸额或刻石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书法艺术与园林也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
5、形式独特。 **传统园林在布局上看似并不强调明显的、对称性的轴线关系,而实际上却表现出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惑。**传统园林之所以能区别于外国园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其整体形式的与众不同。在这种自然式园林中,仿创自然的山形水势,永恒、奇特的建筑造型与结构,多彩多姿的树木花草,弯弯曲曲的园路,组成了一系列交织了人的情感与梦想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园林空间。
6、造园手法高超。 **古代造园师在园林创作活动中,首要的工作是相地,即结合风水理论,分析园址内外的有利、不利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立意,即所谓的的构思,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及内容,因境而成景。接下来就是运用惜景、障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对造园四要素进行合理布局、组织空间序列,最后对细节进行细致推敲。此时造园师要巧妙处理山体的形态、走向、坡度、凸凹虚实的变化,主峰、次峰的位置,水池的大小形状及组合方式,岛堤、桥的运用,建筑单体的造型及群体的造型和组合方式,园林植物的种类与种植方式,园路的走向及用材等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实际上**古代的造园师除了进行图纸设计工作外,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建园的工地具体指导施工,从而保证设计意图的贯彻执行,并有利于即兴创作。 **明代造园**计成(1582年-?)就著有《园冶》一书,精辟论述了**传统园林重要的造园手法。这是**第一部造园专著,具有跨时代的、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传统园林给人的美学感受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全园被分成若干景区,各有特色又相互贯通,往往通过漏窗、门洞、竹林、假山等手段保持一种若断若续的关系,相互成为借景,也为游览中景区的转换做出铺垫。在诸景区中常常,布上几件盆景、花台,那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凄凉与生命的顽强等就都有了见证似的。当然,一个好的园子还会有一个好的名字;要有几副佳联传世。懦家学者向来是讲究“微言大意”的,一个好的名字可以意味深长,品尝不尽。如苏州网师园,所谓 “网师”乃渔父之别称,而渔父在**古代文化中既有隐居山林的含义,又有高明**家的含义。住联点景抒情使眼前的景与心中的情溶为一体,园林更加魁力无穷的。
佚名
2024-11-15 13:00:53
类似问题(10)
-
佚名2024-11-15 10:52:18
问请懂得解梦的人近来回答我个问题,谢谢!
答周公解梦类别:生活篇 你梦到了:** 梦见**,预兆身体健康。女人梦见**,丈夫会富有。梦见别人在**,会忧虑重重。梦见妻子**,家庭会幸福。女人梦见丈夫**,...
-
佚名2024-11-15 14:48:32
问梦见别人放鞭炮 看完问题补充在回答。谢谢了!
答美梦表示最近心情愉快,恶梦表示生活中有紧张焦虑。梦不会影响到现实,所以不必为恶梦忧心,祝你做美梦。
-
佚名2024-11-15 12:13:14
问我经常梦见一个我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如果有想回答我这个问题,那么请这个人认真我这个问题好吗?谢谢
答有爱才有恨,你内心深处还有你自己不如的隐私,你得从头理清楚。
-
佚名2024-11-15 00:17:24
问风水问题解答 建房朝南好还是东南向好,谢谢
答建房要从理气风水和峦头风水相结合去考虑朝向,单从理气风水上说,目前八运朝东南方巽、巳二向较好。还要从峦头风水去考虑一下,是否可以。
-
佚名2024-11-15 08:00:00
问在吗?想请教个问题,请尽快回复,谢谢
答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可问啊, 那我问个问题,你为什么没有问题呢。真是,无聊啊
-
佚名2024-11-15 08:00:00
问一个命题"什么能改变命运" 给几个答案 谢谢
答改变命运需要有很多条件,但如果你的答案只能是一个 那我告诉你是行动行动能改变你的命运无论你有多深入的思想,有多聪明的头脑,有多丰富的知识,都需要实际行动才能来实...
-
佚名2024-11-15 08:00:00
问请易友**帮忙回答一个阴宅风水问题,谢谢!
答看你的问题有点好笑o(∩_∩)o~点穴需要放罗盘看来去水、前后左右山砂在罗盘什么字上合局否?如果穴位不合局,那就是假龙穴。并不是由你选择的,是有罗盘来定的。
-
佚名2024-11-15 08:00:00
问请教关于cia的问题,懂的帮忙回答下,谢谢哈!
答中央情报局, central: 中央的。 英 ['sentrəl] 美 [ˈsɛntrəl] ,注意最后卷舌音不要重,因为还要与intelligence连读,要...
-
佚名2024-11-15 08:00:00
问卦象问题,请帮忙解答,谢谢
答我觉你能去。明年戊戌年,太岁生世,卦中动爻和五君爻都生世,说明年会遇贵人。官鬼爻主工作受日辰卯木之生有力,卦中辰土发动,形成火生土,土生金。工作不克你反而助你,...
-
佚名2024-11-15 08:00:00
问求几道题的答案,谢谢
答第一题:选d 20世纪初 是蔡元培提倡美育 不是 胡适 ;多选题 1、选abcd 两大头脑两大眼光都需要有; 2、选abcd...
风水
起名
网名
- 1 非主流网名转换器
- 2 闺蜜四人网名短一点的
- 3 一个人伤感繁体字网名
- 4 有浪字的网名大全
- 5 寂寞伤心网名
- 6 cp网名什么意思
- 7 带糖字的昵称
- 8 英文昵称一横
- 9 休闲游戏 好友昵称
- 10 好记的女人微信昵称
说说
- 1 个性签名让男人宠我的说说
- 2 回家的伤感签名
- 3 你把我当什么了说说
- 4 好烦 心情不好的说说
- 5 关于疯狂的说说
- 6 让人安心的小屋说说
- 7 爱的表现的说说
- 8 说说想放假
- 9 酒吧抖音说说
- 10 跟男朋友分手后的说说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