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道教董四海有谁知道给详解一下

一炷香教系一支崛起于清初的民间秘密教派,其教势的发展范围以华北、东北地区为主。该教因规定教徒每天早晚须烧香磕头,口念「敬重天地、孝顺父母」,故称为一炷香教、天地门教、天地门一炷香教等。此外,该教别称颇多,包括如意教(门)、好话道(教)、摩摩教、天爷教、平心道(教)、添门教(即天门教)、一炷香如意教、一炷香离卦教、一炷香天爷教、炷香五荤教等。
一炷香教的创教祖师为董吉升,字四海,山东省武定府商河县董家林村人。有关其生卒时间,各家说法不一。一般说法为他生于明万历47年(1619),死于清顺治7年(1650),在世年仅32岁。
不过,在董氏的墓碑上则记载:「皇清处士讳计升字四海,四世祖行四海公之墓,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初一子时生,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初四寅时卒」,如以虚岁计,董氏活了72岁。上述两种有关董四海生卒的说法中,因后者以墓碑记载做考证,颇具一定程度的可信度与参考价值。然而,无论董氏的确切生卒年为何,教徒对其崇奉有加,尊称为「董神仙」或「董老师父」。
董四海一生的事迹因史料并不齐全,较难有确切的勾勒。不过,他的创教过程就如同其它的民间秘**教创教教主一般,也是经过一番思考、摸索、修行与觉悟。据教内经文《打开宝藏库摘选一针》所载:「从大明,天启爷,世道衰微」,「老天爷,不忍的,教民受罪;亲差下,二圣人,教化人心」,可以得知董氏的创教缘由是基于明末社会**的**、衰微,促使他思索如何为一般百姓寻求出路。至于其创教时间,学者据教内《心经》所载:「得香一炷,下苦修行,三十二岁,得了功成」,推估董氏于顺治7年(1685)设立新的教派。
董氏创教后,随即四处传教,其教内经文《三教》即谓:「练成了,一炷香,洒遍满天下;南里寻,北里找,单找有缘人」。董氏依「九宫八卦」的形式,自任为九宫教主,其先后收的徒弟可分为林传八支与山传八支,即所谓的「派分八支」,使其教派广为传播。至道光中叶,该教已传衍七世,在《清实录》中曾对其发展有若干的叙述:
据称山东武定府商河县教匪董四海,世衍七代,派分八支….呈有纸折一件,名为《排头记》,上写董四海名姓,其徒分为八支,自长支李秀真以下备列姓名,此等教匪每饭必两手上供,故城县拏获第八支石姓派下各犯名为添门教,在南宫县第三支张姓派下杨姓各犯名为一炷香五荤道…(董四海)其五世孙董志道于乾隆五十二年习教被获究办,其七世孙董坦即董坛,于道光十六年,亦以习教拏解审讯,旋即监毙,其传徒戴洛占等均曾赴商河县上坟,拜识董坦,历经访获惩办,并将董吉升坟墓平毁,各在案。
从上述的记载中,可知董氏所创的一炷香教是以山东商河县为中心,一方面由其子孙在此地世代踵习,掌握教派核心势力;而另一方面亦透过各支系的徒弟四处传教,发展教务,其活动范围以山东、直隶等地为主,并延伸到盛京、吉林等地。
佚名
2024-06-30 04:58:2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