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祖宗是山西大槐树下**定边县的。现想找祖先的发源地?
听老人说,我们的祖先是在明朝洪武二年,从四川(可能是误传,应该是**县)大槐树下迁来的,当时南海与渤海亲嘴,黄水滔天,连现在在山半腰的上院村都淹了,山东变成一片**,人全死了。水退了以后,朝廷安排大批**从**县大槐树下千里迢迢而来,我们的祖先就是当时被官府绑着押来的。可是,我在1985年查过我们的家谱,我们招远姓李的老祖是500年前,从直隶宛平县(现在的北京邢台地区)迁来的,当时来了兄弟三人,老大、老二没有后代,我们是老三的后裔,到我这一辈,正好是18代了。 我们李姓虽然明确记载不是从洪洞县迁来的,但是其他姓的可能是吧,要不为什么从老辈都这么说呢?再说我们在直隶宛平县之前又是从哪里迁的?已经无从考察,很有可能也是从**县搬的哩,而且,我们这里很多姓氏的老祖传说都是洪武二年从大槐树下迁来的,因此说,我们也是大槐树下的**,今天看到了一篇**县大槐树下的**故事,转在这里,没有事看看。
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五十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十八次之多,分别迁至冀、鲁、豫、皖、苏、陕、甘、宁等地。明统治者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吴晗在《朱元璋传》中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xū)众蹙(cù)。惧之以戒,胁之以劓(yì)刑。”全是在强权**的胁迫下进行的。在王金榜的河南坠子?赞古槐一词中唱道:“元朝末年天下乱,军阀混战闹得凶。瘟疫传染遭荒旱,六粮不收糟年成。黄淮流域灾情重,赤地千里无人行。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徐达奏本献朝廷:迁民屯田开荒地,强国利军富百姓。有道的明君准了本,一道圣旨到洪洞。洪洞县文明古老多繁华,在全国人口密集很有名。派出钦差到洪洞县,迁民局设在洪洞城。城北二里广济寺,古槐树下扎下营。出榜文,贴告示,晓喻洪洞众百姓:响应号召愿迁往,都到这大槐树下来报名,登记造册领路费,迁民局发给**。洪武五年开始迁,直到永乐年间停。先后共有四十载,分八批往那东南行。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分布四省安百姓。经过历史五百载,人口变迁真不轻。洪洞的迁民遍全国,还有海外侨居去谋生。**流传一副对,世代相传记得清:‘若问家乡在何处?**大槐树。’大槐树后裔有特征:小拇脚趾甲是复型,是古槐后裔脱鞋看,实践验证是真情。走起路来背抄手,都是大槐后裔的特征。槐裔民族多古老,繁衍全国多闻名”。山东曹县一刘姓的族谱里,记载着他们的先祖是“独耳爷爷”,独耳爷爷就是因为在迁徙途中多次逃跑,被官兵割掉一只耳朵的。明时**条例中还规定,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河南省内黄县就有戴姓与马姓,陈姓与邵姓,周姓与单姓,温姓与王姓都是异姓同宗。在河北省河间县一带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在山东“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在河南省永城“崔、谢、张、陈是弟兄”等说法。类似这种情况,在河北、陕西、江苏等地也枚(méi)不胜举。在冀、豫、鲁,关于“打锅牛、打锅常、打锅张、打锅郭、打锅申等传说也广为流传。河南宜阳县孙氏、陕西省洛川县杨氏也有先祖打锅的传说。**著名作家柏杨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现代的辉县人,尤其是居住县城东北六公里的常村郭姓居民,他们所有的记忆,最远追溯到五百年前那个令人作呕的明王朝初年。那是一个无边无涯的大黑暗时代,整个**北部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比一百五十个**都要大的面积上,发生被**污吏制造出来的可怖饥荒,旱灾、蝗灾,所有含叶绿素的叶子,全被啃光。大地如焚,河水干枯,一片焦土。饥饿的灾民,互相交换子女,烹杀煮吃,当孩子们都被吃尽的时候,他们吃观音土——一种白颜色的松软石头。这种观音土经水煮过,会变成糨糊,人们把它喝下去,暂时填满肠胃,可是不久它就凝结,恢复成石头硬块,既不能消化,又不能排出,直到一个一个活活胀死。就在山西省洪洞县,一个郭姓大家族几乎被饥饿消灭,残存的一些族人,在一棵大槐树下,把一个铁锅摔破,分给每一个支派的族长,然后互相祝福,四散逃命。他们相约等这场灾难过去(人往往认为灾难会过去,以寄希望于未来),总有一天,大家从四面八方返回故土,重建家园。万一到时候子弟已互不认识,锅片就是信物,可以为证。于是当中有一支从洪洞县出发,向东逃亡。那是一段悲惨凄凉的旅程,中途幼儿夭折,老年人逝世,沿路写下悲苦的河南辉县先民**史。他们翻过高达两千米的太行山,继续向东逃亡,终于在太行山东麓的辉县定居,他们的子孙一直传到现在。转眼五百多年,锅片已经不知道何处而去,子孙们对往日大槐树下摔锅片的故乡,早已失去记忆。今天,当辉县人被询问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一脸茫然的表情,透露无限人世的沧桑。我——柏杨,就是这支苦难先民的后裔。”
迁移到异地他乡的山西百姓,四顾茫茫,举目无亲,想尽各种各样的法子,把飘零在外的骨肉联系在一起。现居河北省涉县段曲村的申姓**后裔,原本是山西潞州大贡 村人,其始祖申任道兄弟十八人,姐妹六人,原是一个大家族。明朝初年也被迫集中到洪洞县,然后再分头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据《申氏墓碑》记载,一家分手之时,痛哭流涕,始祖申任道砸碎了一口铁锅,让亲人们每人藏起一块,作为日后相认的标记。
山东曹县刘庄的《魏刘氏合谱序》也记载: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公元13**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五百余年依然存在。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二人,名为**、亮祖,铜佛则可能是一个模样的两尊佛像。
山东曹县的《王氏家谱序》中,还记载了“一**王”的故事。谈到王氏始祖王良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举家由洪洞迁居这里。由于王良一路上总带着一支长矛,于是为庄子起名为“一**王”。这个庄子风水实在不错,“左山东右直隶,乃两省之边界;前雍水后沙山,为一方之胜地”。于是王氏建阳宅(村庄)于河北,建阴宅(坟地)于河南,兄东弟西,六门同居。“后繁衍到二十余世,仍然是衣冠峥嵘,宗族旺盛,由“一**王”变成了“千家王”。但是,门户虽别,乃是一家之人,后人虽多,“乃不忘一**之王”。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氏先人在自己家门口栽了一棵**纪念槐树;保定府西关谢德先开了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河南省伊川县城关镇闵店有槐树街。据说,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从山西省洪洞县往黄河南大规模迁民,**中,一人姓王,一人姓李,禀性相投,结为好友。二人相约来到龙门山南伊河西岸一渡口处,筑灶搭庵,开荒种田。因离老家时是从洪洞县广济寺的大槐树下出发的,所以他们对槐树具有很深的眷恋之情。定居之后,他们就在村头植下几株槐树,数年过去,槐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他们就把槐树与渡口联在一处,把村子取名叫槐树渡。后来,人口增多,村庄扩大,形成街道,渡口却日久废弃,槐树渡逐渐演变为槐树街。
另外,河北省唐山乐亭县有八棵古槐,分布于六处。据北常坨村上了年纪的老人说,他们的祖先也来自**大槐树,永乐年间,陈、梁、贾、赵四姓家族迁来此地,借槐树长寿之“吉兆”,建村栽树,取名“常坨”,寓意“长居乐业”,同时也寄托了对家乡的怀念。
古槐,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而渐渐长大,古槐也成为历史的见证。古槐**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亳西名门。”河南省濮阳县习城乡胡寨村胡氏祠堂内始祖像两旁的对联写道:上联是“永言孝思”,右联是“念先祖离洪洞单车匹马昔时苦”,左联是“怀世宗居曹州枝繁叶茂今日荣”。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河南偃师县寇店韩寨村《赵氏宗谱》说:始祖兄弟四人,起名“经、营、槐、显”,“显”意为“乡”,合起来就是“经营槐乡”。
走进闻名中外的地道战发源地河北省清苑县冉庄,第一眼便可看到那棵早已在银幕上熟悉了的老槐树和高挂在树上的古钟。电影《地道战》中高老忠在发现鬼子偷偷摸进村后,就在这棵树下敲响了古钟报警,并拉响**同包围上来的鬼子、汉**一起同归于尽。相传这棵老槐树栽于明代,当年山西**来到冉庄,为表思乡之情将由洪洞县大槐树下采来的树籽种于村头,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长成了两个人手拉手都抱不过来的大树,为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撑起一片绿阴。**战争爆发后,人们又将报警的大铁钟挂上树身,使它成了守卫村庄哨兵。据当地人讲,这棵守卫冉庄数百年的古树到一九六五年拍摄地道战电影时尚存暮年的枝叶,拍电影的使命完成后便枝枯叶落,与世长辞。
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五十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十八次之多,分别迁至冀、鲁、豫、皖、苏、陕、甘、宁等地。明统治者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吴晗在《朱元璋传》中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xū)众蹙(cù)。惧之以戒,胁之以劓(yì)刑。”全是在强权**的胁迫下进行的。在王金榜的河南坠子?赞古槐一词中唱道:“元朝末年天下乱,军阀混战闹得凶。瘟疫传染遭荒旱,六粮不收糟年成。黄淮流域灾情重,赤地千里无人行。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徐达奏本献朝廷:迁民屯田开荒地,强国利军富百姓。有道的明君准了本,一道圣旨到洪洞。洪洞县文明古老多繁华,在全国人口密集很有名。派出钦差到洪洞县,迁民局设在洪洞城。城北二里广济寺,古槐树下扎下营。出榜文,贴告示,晓喻洪洞众百姓:响应号召愿迁往,都到这大槐树下来报名,登记造册领路费,迁民局发给**。洪武五年开始迁,直到永乐年间停。先后共有四十载,分八批往那东南行。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分布四省安百姓。经过历史五百载,人口变迁真不轻。洪洞的迁民遍全国,还有海外侨居去谋生。**流传一副对,世代相传记得清:‘若问家乡在何处?**大槐树。’大槐树后裔有特征:小拇脚趾甲是复型,是古槐后裔脱鞋看,实践验证是真情。走起路来背抄手,都是大槐后裔的特征。槐裔民族多古老,繁衍全国多闻名”。山东曹县一刘姓的族谱里,记载着他们的先祖是“独耳爷爷”,独耳爷爷就是因为在迁徙途中多次逃跑,被官兵割掉一只耳朵的。明时**条例中还规定,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河南省内黄县就有戴姓与马姓,陈姓与邵姓,周姓与单姓,温姓与王姓都是异姓同宗。在河北省河间县一带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在山东“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在河南省永城“崔、谢、张、陈是弟兄”等说法。类似这种情况,在河北、陕西、江苏等地也枚(méi)不胜举。在冀、豫、鲁,关于“打锅牛、打锅常、打锅张、打锅郭、打锅申等传说也广为流传。河南宜阳县孙氏、陕西省洛川县杨氏也有先祖打锅的传说。**著名作家柏杨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现代的辉县人,尤其是居住县城东北六公里的常村郭姓居民,他们所有的记忆,最远追溯到五百年前那个令人作呕的明王朝初年。那是一个无边无涯的大黑暗时代,整个**北部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比一百五十个**都要大的面积上,发生被**污吏制造出来的可怖饥荒,旱灾、蝗灾,所有含叶绿素的叶子,全被啃光。大地如焚,河水干枯,一片焦土。饥饿的灾民,互相交换子女,烹杀煮吃,当孩子们都被吃尽的时候,他们吃观音土——一种白颜色的松软石头。这种观音土经水煮过,会变成糨糊,人们把它喝下去,暂时填满肠胃,可是不久它就凝结,恢复成石头硬块,既不能消化,又不能排出,直到一个一个活活胀死。就在山西省洪洞县,一个郭姓大家族几乎被饥饿消灭,残存的一些族人,在一棵大槐树下,把一个铁锅摔破,分给每一个支派的族长,然后互相祝福,四散逃命。他们相约等这场灾难过去(人往往认为灾难会过去,以寄希望于未来),总有一天,大家从四面八方返回故土,重建家园。万一到时候子弟已互不认识,锅片就是信物,可以为证。于是当中有一支从洪洞县出发,向东逃亡。那是一段悲惨凄凉的旅程,中途幼儿夭折,老年人逝世,沿路写下悲苦的河南辉县先民**史。他们翻过高达两千米的太行山,继续向东逃亡,终于在太行山东麓的辉县定居,他们的子孙一直传到现在。转眼五百多年,锅片已经不知道何处而去,子孙们对往日大槐树下摔锅片的故乡,早已失去记忆。今天,当辉县人被询问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一脸茫然的表情,透露无限人世的沧桑。我——柏杨,就是这支苦难先民的后裔。”
迁移到异地他乡的山西百姓,四顾茫茫,举目无亲,想尽各种各样的法子,把飘零在外的骨肉联系在一起。现居河北省涉县段曲村的申姓**后裔,原本是山西潞州大贡 村人,其始祖申任道兄弟十八人,姐妹六人,原是一个大家族。明朝初年也被迫集中到洪洞县,然后再分头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据《申氏墓碑》记载,一家分手之时,痛哭流涕,始祖申任道砸碎了一口铁锅,让亲人们每人藏起一块,作为日后相认的标记。
山东曹县刘庄的《魏刘氏合谱序》也记载: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公元13**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五百余年依然存在。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二人,名为**、亮祖,铜佛则可能是一个模样的两尊佛像。
山东曹县的《王氏家谱序》中,还记载了“一**王”的故事。谈到王氏始祖王良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举家由洪洞迁居这里。由于王良一路上总带着一支长矛,于是为庄子起名为“一**王”。这个庄子风水实在不错,“左山东右直隶,乃两省之边界;前雍水后沙山,为一方之胜地”。于是王氏建阳宅(村庄)于河北,建阴宅(坟地)于河南,兄东弟西,六门同居。“后繁衍到二十余世,仍然是衣冠峥嵘,宗族旺盛,由“一**王”变成了“千家王”。但是,门户虽别,乃是一家之人,后人虽多,“乃不忘一**之王”。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氏先人在自己家门口栽了一棵**纪念槐树;保定府西关谢德先开了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河南省伊川县城关镇闵店有槐树街。据说,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从山西省洪洞县往黄河南大规模迁民,**中,一人姓王,一人姓李,禀性相投,结为好友。二人相约来到龙门山南伊河西岸一渡口处,筑灶搭庵,开荒种田。因离老家时是从洪洞县广济寺的大槐树下出发的,所以他们对槐树具有很深的眷恋之情。定居之后,他们就在村头植下几株槐树,数年过去,槐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他们就把槐树与渡口联在一处,把村子取名叫槐树渡。后来,人口增多,村庄扩大,形成街道,渡口却日久废弃,槐树渡逐渐演变为槐树街。
另外,河北省唐山乐亭县有八棵古槐,分布于六处。据北常坨村上了年纪的老人说,他们的祖先也来自**大槐树,永乐年间,陈、梁、贾、赵四姓家族迁来此地,借槐树长寿之“吉兆”,建村栽树,取名“常坨”,寓意“长居乐业”,同时也寄托了对家乡的怀念。
古槐,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而渐渐长大,古槐也成为历史的见证。古槐**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亳西名门。”河南省濮阳县习城乡胡寨村胡氏祠堂内始祖像两旁的对联写道:上联是“永言孝思”,右联是“念先祖离洪洞单车匹马昔时苦”,左联是“怀世宗居曹州枝繁叶茂今日荣”。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河南偃师县寇店韩寨村《赵氏宗谱》说:始祖兄弟四人,起名“经、营、槐、显”,“显”意为“乡”,合起来就是“经营槐乡”。
走进闻名中外的地道战发源地河北省清苑县冉庄,第一眼便可看到那棵早已在银幕上熟悉了的老槐树和高挂在树上的古钟。电影《地道战》中高老忠在发现鬼子偷偷摸进村后,就在这棵树下敲响了古钟报警,并拉响**同包围上来的鬼子、汉**一起同归于尽。相传这棵老槐树栽于明代,当年山西**来到冉庄,为表思乡之情将由洪洞县大槐树下采来的树籽种于村头,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长成了两个人手拉手都抱不过来的大树,为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撑起一片绿阴。**战争爆发后,人们又将报警的大铁钟挂上树身,使它成了守卫村庄哨兵。据当地人讲,这棵守卫冉庄数百年的古树到一九六五年拍摄地道战电影时尚存暮年的枝叶,拍电影的使命完成后便枝枯叶落,与世长辞。
佚名
2024-12-22 16:12:28
类似问题(10)
-
佚名2024-12-22 19:32:07
问梦见分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答梦,也有梦想的意思。梦是一种不自觉的虚拟意识,不用太当真。不要寄予太大的希望于梦,在现实中努力,更能实现梦想。 做梦是被人为的使用科学工具对人大脑植入信息! 让...
-
佚名2024-12-22 02:49:24
问近来,听到了不少的呼声说:不要丢掉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祖宗都是圣人吗?他们的东西都好吗?请多多评讲,
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旧的传统有好的一面也有落后的部分
-
佚名2024-12-22 16:30:36
问两广中廖氏家族祖宗发源那里?
答江苏省 海属两灌地区廖氏 高祖原定居苏州市阊门廖家巷,清康熙年间,迁江北海州府辖区西南廖沟居住。廖沟今属灌南县。人口分布于汤沟镇汤沟村、金星村、白皂乡白皂村,...
-
佚名2024-12-22 08:00:00
问大家好:我想请问各位王氏的宗亲!哪一王氏祖宗才是属于我的祖先呢?爸爸曾经说过我的祖籍是山东小云南...
答有钱不修谱。害你后代,小侄孙抱姑奶都不清楚,谁的错啊!有多少人,卖掉房子找宗亲,修家谱。为的是下代。
-
佚名2024-12-22 08:00:00
问梦见祖宗坟上枯树发芽
答梦
-
佚名2024-12-22 08:00:00
问老祖宗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答这是个见仁见智的大问题,没有人能一下子说清楚。那么就从你我所能看到的和能感受到层面去看一下,去体会一下。 首先应当是百善孝为先为代表的二十四孝。一个人可以什么坏...
-
佚名2024-12-22 08:00:00
问祖宗们真能影响我们的命运?
答儒家《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君子居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闻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
-
佚名2024-12-22 08:00:00
问梦见打开老祖宗的坟墓老祖宗还活着
答你好:只是梦而已,南柯一梦。梦是假的,不必当真。有本书叫《周公解梦》,里面提到,梦与现实是往往相反的,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我认为只是睡觉时,无意中胳...
-
佚名2024-12-22 08:00:00
问佛教禅宗的一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的道场在哪里?他们的重大**是?
答禅宗六祖 初祖:菩提达摩 二祖:慧可 三祖:僧璨 四祖:道信 五祖:弘忍 六祖:惠能 **禅宗有六大祖庭 分别是河南初祖少林寺、安徽岳西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湖...
-
佚名2024-12-22 08:00:00
问山林产权分给他人,山林是我们老祖宗的祖坟山,我们继续建新坟,他们不同意。该怎么办?
答一把火都给他烧了
风水
起名
网名
- 1 霸气优雅的网名
- 2 唯美超长情侣网名
- 3 含有曼字的网名
- 4 带爱的qq网名
- 5 新天龙八部3 游戏昵称
- 6 英雄联盟关于英雄的昵称
- 7 黑店百地一区昵称
- 8 求个好听的战网昵称
- 9 闺蜜好听的昵称女生
- 10 群管理员可以修改成员昵称吗
说说
- 1 2015 个性签名
- 2 专属的爱情说说
- 3 介绍一首诗 并说说理由
- 4 吃个冰淇淋的说说
- 5 说说公亦以此自衿这句话
- 6 写充满活力的孩子说说
- 7 怎样找回以前删掉的说说
- 8 三年以后的说说
- 9 跟不上时代了的说说
- 10 温暖的好心情说说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