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从熙公祠 从熙公祠在彩塘镇金砂管理区斜角头,为旅居马来西亚柔佛洲侨领陈旭年所建。兴工于清同治九年(1870),告竣于光绪九年(1884),历时十四年。 从熙公祠座东向西,面宽31.22米,进深42.25米,为二进院落布局,前厅与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四厅相向的格局,后厅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斗拱抬架式木结构,地面铺大理石规格砖。 琳琅满目的建筑装饰,使整座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首进门楼前理分置精致石狮一对,门楼屋架为双面镂空石雕。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镶嵌于门楼石壁上的四幅石雕.这四幅石雕分别以土农工商,渔樵耕读,花鸟虫鱼为题材,每幅石刻都很好地运用了“之”字形的构图,将不同时空的人、事、物集中在同一画面,浓缩故事情有节。表现最富戏剧性的瞬间。一幅“渔樵耕读” 图,分布了二十五个人物 或**于亭台楼阁之上,或出没于山林曲径之中,或抛网捕。或牧牛而归,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花鸟虫鱼”则以自然取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展翅的鸟,跳跃的鱼,肥硕的荷,怒放的花......无不维妙维肖,尽态极妍,其艺术造诣之高,堪称一绝。 祠内的潮州木雕也精美绝仑,首进的屋架,后座的抱厦和中槽屋架所有的梁枋、柱间诸穿、插构件都饰以玲戏剔透的潮州金漆木雕,显示出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来。潮人俊彦陈旭年(1827—1902年)又名毓宜,清代海阳县上莆都(今潮安县彩塘镇)金砂乡人。旱年丧父,少时家境贫寒。贫穷和屈辱使年仅17岁的陈旭年决意出洋谋生。清宣宗道光工十四年(1844年),身无分文的陈旭年冒险躲进开往马来半岛的红头船,只身来到柔佛国(现马来西亚的柔佛州)。起初,他和众多潮籍乡亲在原始森林里披荆斩棘,开山垦荒,饱尝人间艰辛,后改以贩布为业。之后柔佛苏丹出现经济危机,而他因发现新锡矿受到嘉奖。 陈旭年致富后结识柔佛贵族阿布加(华侨称他为天猛公,据传其母是潮州人)并与他结拜为兄弟。这个会讲潮州话的贵族于1862年继任柔佛苏丹。1864年,他把境内10个港**给陈旭年管理。陈旭年39岁时,成为马来半岛上最大的港主。陈旭年的家乡俗称砂陇,因此他在柔佛首府新山最大的一个港口被人称为老砂陇港。1868年起,陈旭年成为南洋最著名的富商,被柔佛苏丹封为“甲必丹”(华侨领袖),授予“资政”头衔。至今柔佛新山有条“陈旭年街”,便是为了纪念他的劳绩。 随着事业的发达,他逐步把事业重心南移至大规模开发中的新加坡。清穆宗同治七年门(1870年),陈旭年投资在家乡金砂斜角头,兴建“从熙公词”,陈旭年从柔佛移居新加坡时,从潮州请去工匠并运去原材料,按从熙公词的现格和式样,在克里门梭路和摈榔路间建成被该国列为**第五古建筑的“资政第”。1984年6月,新加坡以这座当地仅存的潮式古建筑物理图印发了邮票。这不仅是陈旭年家族光荣,也使华人引以自豪。该建筑物现为救世军公益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 陈旭年晚年告老回乡,颐养天年,75岁卒于故里。 甘露石窟 甘露寺在桑浦山狮子岩半山腰,是潮汕最大的天然石窟寺,是一处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岩洞。据《海阳县志》称:该地“前为玉简书院,后改甘露寺”,“相传有孝子庐墓而甘露降,故名”。该寺始创年代不详,据寺中石刻可考,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由潮州知府贾宝悌修造。 甘露寺为一天然岩寺,寺在状如狮子巨口的石洞中,由山下拾级约三百六十余级方可抵达。寺门由三块巨石叠成一个“品”字,门额上“玉简书院”陈迹可辨,“甘露洞天”勒石犹存。佛寺的上盖由一块凌空飞出的巨石所覆盖,该石其平如削,其固如磐,蔚为奇观。寺壁摩崖石刻有句赞道:“甘露禅寺缥缈云中,天然石室鬼斧神工”。寺中依石凿就弥勒佛坐像一尊,袒胸露臂,大肚深脐,神态自如,造型优美,雕像高2.55米,宽4.15米。关于这尊佛像,当地民间还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句传“梅林湖沉船,甘露寺出米”。 梅林湖在甘露寺西南约10公里处,相传古时梅林湖常沉米船,而甘露寺中石佛的脐眼却常出米以供客餐。后有贪心的憎人凿阔其脐,米遂不出。寺北有泉“秋冬不竭”,古称“甘露涌泉”。 寺中有“万寿云宫”、“威灵宝嶂”、天竺源流”等摩崖石刻多处。昔时,甘露寺又称白云庵或万寿云庵。急公好义坊 急公好义坊在彩塘镇华美乡塘东桥边,为清光绪年间户部主事沈绍远之祖父二品封职沈学全暨妻二品命妇沈庄氏建。清光绪年间直隶水灾,户部主事沈绍远遵照其祖父母“济贫救灾为急”之训,捐银一千二百两,购衣一千二百件,解宜隶散发。为彰其善行,直隶总督李鸿章上疏于光绪皇帝,要求恩准沈绍远于故里建坊,并“给子急公好义字样”,光绪恩准了建坊的奏章。 该坊始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竣工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一座四柱三间三层石牌坊,坊额横书“急公好义”四字,坊柱上分别镌刻有直隶总督李鸿章,毅勇嗣候曾纪泽,兵部尚书、两广总督张之洞,礼部尚书昆岗所撰写的对联。1987年被列为潮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济遗桥 仙济桥在仙乐乡深丘宫前,建于元朝(公元1309年),距今将近800年。桥由四墩三孔组成,长26.4米,宽1.5米,原有桥碑,曾一度失落。近寻返重新树立于桥边。元、明两朝均曾重修现保存完整,有罕见的元朝建筑特色。 海迹湖光 梅林湖在彩塘和庵埠交界处的桑浦山东南虎山脚, 湖面宽300多亩,深数丈,湖心东南有陆地凸起,称湖心里,约80亩。湖周围一年四季绿禾如茵,稻菽飘香。附近有古海蚀石、中离洞、白云岩和石林等风景胜迹。早在6000年前,梅林湖一带处于海湾之中。由于韩江冲积和桑浦山泥沙风化聚集,2000年前,这里已形成陆地。经过海浪侵蚀,梅林湖西北的牛头山南麓,形成千姿百态的古海蚀石。现存的海蚀石,散落于山麓、田野之间,呈磨菇、海豚、羊头、鲤鱼、海龟、船帆、蛤煌等形状。梅林湖畔的这些古海蚀石,是国内罕见的全国罕见的古海蚀地貌,是研究潮州沿海地形变化的重要历史资料,同时也是是一处月夜泛舟,假日垂钓的胜地,堪列为旅游一景。 寨墙吊古 彩塘镇的金砂、宏安等乡,昔为古寨,遗留有多处古寨墙、寨楼遗址。据史考证。当年建筑巩固寨墙主要是为防御**前来掠夺。所以,各村寨联合起来,聚寨而居。并在寨周围挖深壕、筑坚墙以防御。 桑浦远眺 桑浦山在城西南约二十公里处,山高六百余米,周围约二十七公里,地跨揭阳、澄海,山以古时盛产桑树而得名,山上怪石嶙峋,林木繁茂;巨石悬复的岩洞和千姿百态的石林遍布全山,其中较著名的有以7000平方米巨石为天然上盖的古刹甘露寺;有中离洞、李姑洞等;有展示古海蚀地貌的海蚀蘑菇状石林,有潮州名贤林大钦及其岳母的陵墓,南麓有新建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在潮州境内者有宗山、厚牛山、狮子山、西山、中离山、龙坑山、庄陇山等。 桑浦山早在明代已是有名的游览胜地,明季本《咏中离山》诗云:“览遍离山好洞天,杖藜到处尽云烟。此日中离藏修地,应作人间胜迹传。” 伫立在山头远眺,曲径缭绕,古木参天,花香扑鼻,空气清新,染醉游人,气象万千。 玉简擎崖 玉简峰为桑浦最高峰。峰顶有立石,高**云。人称“**”及“一笏朝天”。石上刻有“玉简峰”三巨字。在石缝里还刻有“玉简洞天”四字。右边山麓的晏尘岩左畔石壁上,镌有一尺大的楷书“晏坐二字。傍边有一石窟,传说是禅师或游访高僧炼武、切磋之处。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答广西钦州青塘镇没有纯粹的汉族村,基本都是黎族苗族汉族多民族杂居的。有如下资料可参考:青塘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辖镇,位于钦北区东北部,距钦州市城区49公...
-
答倡议安庆文化人沿着皖河行走探寻古皖文化的遗迹在当今火热的皖江开发开放中,皖西南大地上皖河静静地流淌,显得格外冷清。遥想当年可不是这样,在近代及其以前,皖河流域是...
-
答转:从熙公祠 从熙公祠在彩塘镇金砂管理区斜角头,为旅居马来西亚柔佛洲侨领陈旭年所建。兴工于清同治九年(1870),告竣于光绪九年(1884),历时十四年。从熙公...
-
答一、香山佛沟摩崖造像位于小史店镇寺门村东南8公里处香山山腰。此处为桐柏山余脉,当地群众谓之佛爷沟。两千多年前楚国所修筑的长城就延伸到这里。此造像年代未见题记,《...
-
答1、文庙赣州文庙位于赣州老城区的东南部,厚德路东段的北侧。这一带自宋代以来就是赣州古城的宗教文化区,至今仍然是赣州城保存名胜古迹最集中的地方。文庙的东侧是慈云寺...
-
答亳州古建筑我简单直接说我所知道的:华祖庵,花戏楼,曹操运兵道,白布大街,打铜巷,宏济桥,薛阁塔,白衣律院,北关城门楼…应该还有一时想不起来了!
-
答徽州古城和宏村不好比较,感觉不是那么一样,一个更市井一点,一个更像景区一点,区别:古徽州人崇尚风水,在建筑上非常讲究风水学说。徽州多山,一般村落都是四面环山,形...
-
答清水镇山场广阔,海拔高度480-2303米,无霜期100-180天,年平均气温9℃,年平均降水量400-600毫米,积温2300-2800℃,受地形影响,东部河...
-
答马陇是一个地方啊,用潮州话讲应该比较接近英文的“bad leng”(用中文很难注明),新乡仔也是一个地方名啊,在市区体育馆那附近的一个城中村,因为潮州还有个村叫...
-
答 杭州拥有两个**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两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湘湖)风景名胜区;两个**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