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历史到现在姓赖有谁出名

古代赖氏名人

  1. 汉朝朝廷户部主事,交趾郡太守赖先  

2.汉朝朝廷金紫银青光禄大夫赖仙芝 
    3.汉朝相国赖珠 
    4.汉朝崇政殿大学士赖妙通 
   5.汉晋两朝国学侍讲赖忠郎 
  6.蜀汉都尉太常少卿赖忠诚 
    7.三国时蜀国太常赖恭 
    8.晋朝中宪大夫江东太守,大司马赖遇 
    9.晋朝相国赖匡 
    10.晋朝太常寺少卿赖硕 
     11.隋朝易赤竹坪为虔化县治赖灿 
    12.唐朝直殿大将军赖标 
   13.唐朝管军元帅赖重贞 

 14.唐朝世袭直殿大将军赖小标 
    15.宋朝吏部尚书赖衍恭 
   16.宋朝国师赖文俊 
     17.宋朝殿试钦点榜眼赖荣  
    18.宋朝进士吏部尚书赖恭 
    19.宋朝沿江统制招抚使赖五郎 
    20.南宋茶贩**领袖赖文政 
    21.南宋镇远军节度使赖绂 
    22.宋朝招抚大使赖旦臣 
    23.宋朝吏部尚书赖虞观  
    24.宋朝中宪大夫赖朝美  
    25.宋朝知县赖朝英 
    26.宋朝中宪大夫赖朝奉 
    27.宋朝兄弟同榜进士赖梦泉与赖梦符 
    28.南宋直隶太平府知事赖君璋 
    29.宋朝大学士先师赖显佑 
    30.宋朝大宗师赖显益  
    31.元朝举两院入闽大宾赖显吉 
    赖显吉,轩辕黄帝149代孙。赖叔颍国君第九十三代孙,是明佐第三子,元朝举两院题奖恩典乡钦八闽大宾,元朝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朝廷多次召他当官,他拒任官职。为人乐善好施,赈粟济贫。汀州府知事沈梦阳题书日:“八闽尚义,广储施贫,为人磊落,恩典乡贤。”显吉去世后,葬汤湖边海螺形。配陈、颜氏。颜氏葬平远东石尘下。生三子:长子千八郎,次子千九郎,三子万二郎。宋朝末年,同子适居阳县蓝田都黄寨开基。 
    32.元朝兵部主事管军元帅赖万盛 
    赖万盛,轩辕黄帝149代孙,赖叔颕国君第九十三代孙。元朝任朝廷后部主事,管军元帅。生子添祥,名裳。以文**捷进士。官任洪州(今江西省)管军御史,添祥生子。赖昌,名隆。 
    33.明朝国子监司业赖隆 
    赖隆,轩辕黄帝151代孙,赖叔颍国君第九十五代孙。又名仕昌。其祖赖十一仕,与赖朝美是同辈兄弟。十一仕生子赖芮,赖芮生子毓卿,毓卿生子万盛。万盛生子添祥。添祥生子赖隆。 
    赖隆明朝永乐十三年乙末科(公元1415年)会试中第七名进士,官任洪州(今江西省)管军御史,钦点军,任国子监司业,吏部观政使,礼部主事。后告辞归修族谱。守阳门生状元张显宗题书曰:“先生之德,美玉精金;不修坊,浩海千寻。” 
    赖隆生两子:长子赖俊,次子赖杰。赖俊生子元颖。元颖生四子;长子天齐,次子天仁,三子天兴,四子天乙。天齐生子大一,大一生两子;长子庄仲,次字美仲。天兴生赖子,赖子生安至,继续蕃衍发展,昌盛荣华。 
    34.中宪大夫、监察御史赖巽 
    赖巽,赖叔颍国君第一百代孙。 (1385—1447年)字逊志,又号清溪。明洪武十八年,出生于广昌驿前源池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五岁丧父,家中贫困,十岁便承担起家中重担。赖巽常在清溪源头的古刹——西林寺前放牛。当时,寺旁有一学馆,赖巽在教室外听先生讲课。寺中月潭长老发现他聪明好学,遂留在寺中教他读书,在月潭长老6个冬春的谆谆善诱下,赖巽发愤攻读,通经史,览群书,顿开茅塞,日有长进,18岁入县学,26岁中举人,永乐十三年(1415年)登进士三甲第104名。 
    永乐十六年(1418年),赖巽官拜河南道监察御史,因其持廉正,秉公执法,有“铁石御史”之称。洪熙元年(1425年)奉旨出巡苏州,松江两府。他以法规为武器,严惩了以马良为首的一批贪赃枉法、欺上瞒下、作恶多端而又查有实据的**三百余人。 
    赖巽不畏权势,不怕**,敢于直言抗争。兵部尚书李庆,礼部尚书震,依仗权势,动用官船私运货物,被他予以截获,并建议有司究问,明正典刑。在湖广考察吏治时,对耽酒**者三百余人逐一黜罢。一时**究胆落,百姓爱戴。 
    赖巽一生清廉,有口皆碑。他曾在示子信中告诫说:“非财不可取,勤俭用无竭。”1958年清理赖巽坟墓时,只发现他的几件随身衣服和一根发簪,其他一无所有。 
    赖巽著有《滇中奏议》6卷,《清溪集》8卷。 
    35.明朝贡生郡官赖福稳 
    赖福稳,轩辕黄帝157代孙。赖叔颕国君第101代孙。是成友之长子。明嘉靖十八年己亥科(公元1539年)经郡试中式禀生,朝廷赐禄。后赴京朝考,钦点贡生。侯铨郡官。其父去世后,奉母李太孺人,由广东英德县迁到高州茂名延萌乡一都分界枫木半坑村。是入籍茂名的始祖。福稳去世后,葬半坑村屋背狮子岭。配邱氏,葬在其坟下左边。生一子世汉,元配程氏去世后,入赘于同邑火烟村朱氏。生二子:长子元富,次子元胜。长子元富留居贺村;次子元胜迁到茅埚村。元胜生一子茂迪,茂迪生一子贵钦。贵钦入籍广西后,经数次迁徙,到北流扶来东塘开基。现贺村和东塘两地已发祥五千多人。 
    36.清朝举人郡教谕赖朝绅 
    赖朝绅,轩辕黄帝167代孙。赖叔颖国君第111代孙。号松轩,字荣一。国泰第五子,广西北流白马东塘村人。是贵钦入籍广西后,第一位登科任官的先贤。清朝干隆壬午科乡试(省试)举人,中式副榜第二名(仅次于李绍防,李绍防第一名,李绍防后中复元),赐“副魁”。官任郡教谕。寿五十七岁,葬两广交界石狗头岭,金星挂角山,猛虎出山形。依据地理名家留诗点穴:“石狗行龙世大雄,隐隐约约穴向东;走出立石结龙楼,忠义子孙成石崇”。元配蔡氏,葬白马六里坑龙眼坪。淑配骆氏,葬东塘四科根。置租田三百多亩,生六子:廷珍、廷球、廷玑、廷瑶、廷琠、廷琳。分为六大房,分建六座屋居住。长子廷珍、五子廷琠都是秀才,诗文盖世,众称朝绅、廷珍、廷琠为“三赖”,比古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朝绅第三子廷玑是朝廷国子监学生,孙元佳是秀才,曾孙运修是举人。 
    37.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王后赖莲英 
    赖莲英,又名赖氏妹。轩辕黄帝168代孙女,赖叔颕国君第112代孙女。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在金田**时,他的妻子,也就是后来封为又正月宫的赖莲英。跟随天王入广西桂平揭竿**,协助天王训练女兵成为天王之好助手,女兵将领。 
    清朝同治十一年五月二十七日,清将曾国藩攻破天国首都天京——南京。赖莲英与女兵,宫中妃嫔及军民誓死守城防敌。时值炎夏,曾国藩攻城甚急,洪秀全后赖氏,携主福,付李秀成,翻身入河而死,带嫔妃死者以百十计,将近三千人。军民十余万皆死,无一降清。城阁连烧三日不绝。赖莲英誓死不降清,偕众妃嫔和军民十余万人投长江溺水而死,无一降清。成为天国时期中一名巾帼英雄。诗日“赖氏天王后,率军卫国邦,南京粮断绝,领烈投长江。” 
    38.太平天国首支征西军统帅赖汉英 
    赖汉英,轩辕黄帝168代孙。赖叔颕国君第112代孙。广东嘉应州人。生于花县。洪秀全王后赖莲英的弟弟。众称赖国舅。1851年参加广西金田**,初任文职。他熟读诗书,会写文作诗,又通**道。是太平天国高级领导集团中的一位很可贵的高级知识分子。金田**时,封为内臣。职同军帅,仅次于主将军。1852年11月升殿右四指挥。1853年3月,升殿右四检点,后又升夏官副丞相。5月任首支西征军统帅。带领上万人,沿长江西上,势如破竹,从湖口一直攻打到江西,包围江西省会南昌。 
    这时,清军在南昌防守很严密。赖汉英多次率领将士,用**炸倒城墙。将士攻人缺口,但是,清军死守,攻不进去。他看到清军守城很严,而改用长期保卫,重重严困战术。而且分兵四出,截断其援兵。东攻克浮梁,东平,饶州及景德镇;西攻占瑞州(高安);南攻占丰城。无攻不克,处处胜利。而且赣州,吉安各地百姓。也纷纷**支援,军威大震。 
    但是,杨秀清另怀心肠,看到赖汉英经三个月,攻不下南昌。居然下令西征军全部撤退。调赖汉英回天京,撤除他的夏官副丞相,打下冷宫,放到删书衙去。驻守在长江北面的重镇扬江的太平军,被清兵长期围困,弹尽粮绝,不能继续坚守。杨秀清派**又副丞相曾锦发率兵前去救援。不料,到三议河被清军截击溃败。曾锦发中炮牺牲。1883年12月,杨秀清又将赖汉英从冷宫放出来。命其率兵解救扬州。他经多次血战,打败了清军,一直猛攻进扬州城。把被围困在那里的太平军全部抢救出来,带回天京。杨秀清为了庆祝解救扬州的胜利,对参加解救扬州的将士,各个嘉奖。对很小的两司马,伍长都授予平胡加一等功勋。但是,他对统帅**解救扬州的赖汉英,不但不升奖,反而调回天京,解除他统军的职务。放他到东王府任尚书。尚书的职务很低。东王府设六个部,共有尚书36人。赖汉英是其中之一。 
    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赖汉英奉洪秀全密令,召韦昌辉、石达开两人回京,共商破杨秀清篡夺王位的阴谋。天京失陷后,展转**九龙。后遭清兵围捕,逃走时右脚中毒弹溃烂,回家乡隐居,终年九十多岁。 
    39.太平天国奏王赖世就 
    赖世就,轩辕黄帝168代孙,赖叔颕国君第112代孙。(1823 1867)太平天国奏王。又名世国,号沤铁九。因自幼沤铁(打铁),且世就的“就”字与“九”谐音,故号。1823年3月2日生于广西陆川县古城陆罂村。早年学艺(打铁)习武(双刀、棍棒)。练就一身本领。约1845年参加贵县石达开“拜上帝会”组织。回陆川后,在太平以开炉打铁为名,秘密组织“拜上帝会”,宣传太平天国的**主张。几年间,拜上帝会组织日益壮大。陆川、博白、广东化州廉江等地的贫苦农民纷纷前来参加拜上帝会。队伍很快由几十人发展到上百、上千人,成立太平营。太平豪绅见状,一边向陆川县衙门告密,一边从广东石角请来“教打师”何鼎保父子和当地保安队百十人,前往滋事、挑衅、**,被沤铁九太平营一一打败。太平营活动不仅在陆罂村,还推进到博白车田、广东平定、石角等地。沤铁九打到那里,就在那里开(地主的)仓济贫(农民)。陆川县衙恩麟令团总谢朝兴领数百团勇前往博白**浪围剿太平营。沤铁九闻报,由石角疾囲团太平营,将拜上帝会会众编为太平军,自任千总。并急切以刀、棍、木权、铁矛、白尾、三齿、藤牌三类**队伍,另制作两把竹长**、三门木炮,抢先一步赶到**浪黄氏宗祠潜伏。候谢朝兴团勇来祠,杀声四起,木炮轰鸣。谢团勇大败,逃回陆川县衙。**浪之战大获全胜。沤铁九率领的太平军自此公开活动,震惊地方朝野。 
    1850年7月,“拜上帝会”创始人洪秀全、冯云山发出“团营令”要求各会众于11月4日前集中桂平金田,准备****。这时,车田黄文金带领的一支太平军赶来与沤铁九会合,推举沤铁九为首。沤铁九率部由陆川北上金田,一路宣传,一路抗击清军。至玉林队伍已扩充五、六千人。玉林知州顾谐庚率数千团勇前往堵截,沤铁九率军奋勇迎战,打败顾军,俘杀团总唐桂攀。**玉林城。在城南望江楼,州佩**以木炮、竹**向城内轰击。顾谐庚连夜遣人传令北流,博白两县团勇前往救援解围。沤铁九恐耽误金田行程,相机率部弃玉林,到下湾,渡浔江,直奔金田,参加**。沤铁九在太平天国10余年,戎马一生,屡建战功,由千总到殿前侍卫,后升奏王。1867年11月20日,山东胶州之战中,被清将郭松材,杨鼎敷围困。为掩护遵王赖文光率东捻军突破重围,立马横刀,牵制清军夹击,拼杀身亡。后人诗叹:“浔江悲悲号,荆山巍巍高,胶州决战死,遗恨酬未报。” 
    40.太平天国恋王赖昌永 
    赖昌永,轩辕黄帝168代孙,赖叔颕国君第112代孙。生于1810年,外号“蛇牯二”,系广西平南县鹏化里花王水旺村人。平时以打铁为业,可制农具,也造**矛。据传,洪秀全为找到梦中的鹏隘杨(杨秀清),于1844年误到鹏化山,他找遍鹏化四水,也找不到“鹏隘杨”。不过,却遇上了在罗简垌落秧社开铺打铁的赖昌永,洪秀全见其人有大志,愤世嫉俗,兼有铁技,遂为交好。后来,赖昌永倾家荡产,破釜沉舟,率领子侄及鹏化里的旺村、罗简、下泽、发达等村“拔族”(全部)赖氏及其他会众,走上了太平天国的**道路,为打击清朝的封建统治,作出了重大的牺牲。 
    41.太平天国遵王捻军后期统帅赖文光 
赖文光,轩辕黄帝1**代孙。赖叔颕国君113代孙。赖文光是赖文鸿同胞弟弟。广西贵港市大墟镇永福村人。1827年出生,曾到广东应州府(今梅县等地)任职。后随洪秀全回广西。1851年(清咸丰元年)参加桂平金田**,任文职官。1856年改文从武,临危受令。杨秀清,韦昌辉内乱后,奉命到江西招兵,次年参加保卫天京。1858年春,协助陈玉成破清军江北大营。1860年,参加攻打江南大营,封为杰天义。1861年(同治元年),随陈玉成西征到贵州,升为遵王。1862年,与陈得才,梁成富,蓝成春领军远征西北。从芦州渡淮河,进河南,人陕西,攻长安。闻芦州告急,即东返。经河南至湖北遇阻,改进攻陕西,夺取郧阳汉中等地。1864年,率师救天京,到湖北知天京已陷落,即同捻军梁王,张宗禹部转战鄂,豫,皖三省边界。联合鲁王任柱,荆王洛江,魏王李允等部捻军,在吴文区郭德园,河南邓州、鲁山,先后三次打败僧格林沁。除斩护军统领恒龄及副都统舒纶保等一批头目。在山东曹州全歼清军僧格林沁部万余人。军威大振。满清廷急调曾国藩率湘、淮军围堵。赖文光同他们转战鲁,豫,皖,鄂数省。在湖南黄岗打破曾国藩苦心经营的沙河、贾鲁河防线,在湖北种祥府罗家集,消灭清提督郭松标的湘军4000人,在尹隆河先击败刘传铭的淮军,再入湖北于蕲水大神港歼灭记名,布政使彭毓桔所属湘军3600多人,再入河南进攻山东,越过运河防线,冲过胶莱防线。赖文光率两千骑兵,冲破六塘河防线,直进扬州。1865年1月5日,在扬州瓦窑铺渡河时,被敌人**他所骑的马,他也身负重伤而被捕,他在狱中坚贞不屈,写有《赖文光自述》,坚贞不屈,慷慨陈词,决心以死报国。1868年10月,在扬州城外老虎山从容就义。 
    赖文光是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尔后又成了新捻军统帅。在天京陷落和霍山溃败的危难之时,勇挑重担,整编捻军,坚持了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他的英名与业绩,永载史册。 
    42.太平天国勇冠三军虎将匡王赖文鸿 
    赖文鸿,轩辕黄帝1**代孙,赖叔颕国君第113代孙。广西贵港市桥圩镇永福村人。 赖文光的胞兄,是太平天国勇冠三军虎将。他曾与弟文光同到广东嘉应州(今梅县等地)等地任职。后随天王洪秀全回广西贵县。带领他的父母和堂兄弟十人,到桂平参加金田团营。 
    清朝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参加金田**。随韦俊西征,任殿右六十四指挥,镇守皖南歙县等地。张贴布告,要该处居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凡有殷实之家,务要投诚纳贤,以助军饷。贫寒之民,出力报效,共同剿灭胡奴”。他转战桂、湘、皖、苏等地。在湖南衡州府战役中,率军打败李鸿章的洋**队,屡建奇功。1858年,封隆天福。1859年,韦俊在池州(今安徽贵池)叛变,他会同刘官芳,苏文全等夺回州城,取得大胜。洪秀全再次组建右军,委任赖文鸿为正总提。此后,长期在皖南作战。1862年,参加推毁清军江南大本营战役,也建立奇功,封匡王。1864年,参加留守浙江湖州(今吴兴)战斗,也取得大胜。后来,赖文鸿为了避开韦昌辉内乱,率十万大军入川,遭到清军川督骆秉章出重赏擒捉。当时,大渡河水瀑涨,当地土司截击。两军对峙作战数月,粮食断绝,数千人全部牺牲,无一降清。赖文鸿被俘。清军将他与石达开一同押到重庆。后来脱险,逃到外地隐匿。直到**打败满清**,建立**后,才潜回家。他的祖坟原来立有墓碑。其中写祀孙赖文鸿、赖文光等10位堂兄弟。太平天国失败后,已将这块墓碑埋在坟下。直到建立**,赖文鸿潜回家乡,又将这块墓碑挖起,立在坟上。文鸿年老病逝。今广西贵港市永福村山上尚存赖文鸿陵墓。
    43.太平天国大将检点赖裕新 
    赖裕新,轩辕黄帝173代孙。赖叔颕国君第117代孙(?一1863)太平天国检点。广西陆川人。早年参加太平军,为翼王石达开部将。1855年任检点,随石达开转战湖北、浙江、福建、江西、广西等地。在湖南衡州之战中,打败清将李续宾。1860年8月**南宁。1861年6月由宾州(今广西宾阳)至兴业(今石南),任吕左宰辅中旗大军略,并率部为先锋。1862年4月围四川涪州(今涪陵),后转战贵州、云南,渡**江。1863年3月25日,在四川宁远府战斗中,中石弹身亡。 
    44.清朝翰林院吉士赖鹤年 
    赖鹤年,字耘芝,随母迁居桂平城厢社坡由华村。父亲早亡,靠祖母和母亲抚育**。少时,家贫无法上学,天天坐在书房外听课,塾师黄德俊发现他聪明灵悟,勤奋好学,遂免费收他为弟子。鹤年刻苦学习,十多岁,考补博士弟子。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人,十八年中进士。后由刘福姚(广西桂林人,壬辰恩科中状元)点榜,转翰林院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甲午中日战争时,调任**派驻上海督办量台兼管务处。中日议和后,趁机请旨衣锦还乡,造翰林府第于浔城庆祝街,并在南木山陕山根等地购百亩良田。在府第门额上挂金字“太史第”匾,在二门高悬“钦点翰林庶吉士”,衔企匾一幅刻“双凤朝阳”,全部塑金浮雕,十分庄严华丽。后又奉旨调往四川,先后任洋务金矿商务保甲等督办。号召地方官员民众开发金矿。只一年全省开办十多所矿务。他在改任川东兵备道时,正值辖区内洪水泛滥,及时疏通河道排泄洪水,标志新滩,保证船只安全来往。同时设局兴修水利,筑堤防浸。还创立时务学堂,算术馆及尊经书院,造就大批人才。后为政绩大著,任四川布政使兼重庆关监督。光绪25年因眼疾退休病逝,寿终五十七岁。生平爱好藏书,作文和书法俱优,是有名的书法家。有游龙寺证及千字文等贴传世,著有《历代文宝》和《双节堂文集》。 
    赖鹤年子赖瑾,光绪二十九年中进士。三十年八月,公费出国留学日本,攻读政法大学速成科兼经纬**官,任清朝主事吏部侍郎,广东德庆知事。 
    45.清朝举人郡训导赖运修 
    赖运修,轩辕黄帝170代孙,赖叔颕国君第114代孙。号赓亭,字世德。广西北流扶来东塘人。朝绅的曾孙,元佳次子。自小聪明好学,智力超群,读书一目数行,只看一次,就能全文背诵,一字不漏。各级历次考试成绩,俱列一等。清朝同治壬戍恩科补行戊午正科,郡试中式举人第十六名,赐“文魁”。官任贵州郡训导。运修在赖府大门作的对联:“宅环修竹多君子,门耸乔松有大夫”。在中厅作的中幅:“倏然富贵眼前来,朵朵琼瑶满地堆,最羡梅花修得好,今年共乐占春魁”。两旁写的对联:“平安竹报全家庆,富贵花开满室香”。在祖先神位两旁写的对联:“祀先祖如在其上,祐后人焕乎维新”:“香烟篆出平安字,烛蕊生成富贵花”。 
    47.清朝贡生邑令州判赖兴圻 
    赖兴圻,轩辕黄帝171代孙,赖叔颖国君第115代孙。号申画,字振封。广西北流扶来东塘人。运修次子。清朝光绪二年,二十二岁,应州试,每试成绩优等,进庠生(秀才)。光绪十四年,三十四岁,应郡(省)试,中式禀生,授文林郎,朝廷赐禄。铨任浔州州判(州府佐官),邑令,合邑团董,铜阳、六里、扶阳书院山长(院长)。光绪三十二年丙午科,赴京朝考,钦点贡生第一等。赐“岁进士”,侯京官。生于一八五五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时,寿六十岁,葬东塘径口侧山,上水金鱼形。配李氏,葬石狗头山脚石增河后山,飞凤出山吸露形。生二子:长子科攀,次子科撰。科撰号济卿,广西玉林五属(旧制)中学高才生第一名。历任教师。
    48.热心公益学者赖连三 
    赖连三,广东山头市郊佗浦镇村人。1891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坤旬坡。清朝光绪与宣统交替之间的1908年,他只十八岁。坤旬坡华商总会保送农工商部,入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攻读文科。辛亥******,奉大都督黎元洪之命,宣传鼓励华商赞助**。1916年,黎元洪继任**,**到京,在公府秘书厅任职。历任军政要职,遍游国内十六个省及南洋、英、荷、法、暹、印等国四十余个商埠。著述诗文甚多,尤其经十余年资访考证赖国人繁衍发展,编成粤、闽、赣、桂四省边界各县谱,以村为单位,编成三百四十一卷,使四省各赖国之派世系整整有条,留存于世,赖仲昭题诗:“燕京文学士前身,早岁曾经入阁人。粤赣闽桂修谱籍,春秋冬夏历风尘。源流系溯分支派,谱牒蝉联各汇亲。十载辛勤巨著立,光辉吾族志详真”。赖荣奎题诗:“颖川源流是正宗,展转南边到岭东。族内家谱皆自制,世系辈份互不同。粤赣闽桂奔十载,联修牒谱是我公。积累三百四十卷,伟绩殊勋永赞颂”。


(本文摘自:《中华周朝赖国后裔发展史》,赖甲彦编著。)


详情可看:ht(tp://ww(w.laihome.cn/article.view.asp?/view-300.h(tml

去括号即可

佚名
2024-06-27 14:18:4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27 15:21:20

    历史上最出名的大五帝钱,有谁见过?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朝赵孟頫(...

  • 佚名
    2024-06-27 11:55:49

    查唐朝吉州刺史历任刺史姓名

    目前我能查到的唐代吉州刺史有: 长孙公辅 杨士奇 欧阳琮 杨竦 刘伶 王缜 彭玕 段成式 阎寀 林勖 裴泰 袁滋 张景重 杨辂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历史上姓蔡的名人有哪些?

    1、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号莆阳居士,谥号忠惠,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时期的**家、书法家和茶学专家。著有《茶录...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历史上沈姓的名人有哪些?

    沈括、沈约、沈万三、沈钧儒、沈周。1、沈括沈括(1031—1095) ,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家、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说出历史上姓徐的名人,越多越好

    1、徐悲鸿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历史到现在姓赖有谁出名

    古代赖氏名人汉朝朝廷户部主事,交趾郡太守赖先2.汉朝朝廷金紫银青光禄大夫赖仙芝3.汉朝相国赖珠4.汉朝崇政殿大学士赖妙通5.汉晋两朝国学侍讲赖忠郎6.蜀汉都尉太...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谁能告知一下彦姓的来源及历史名人?

    颜氏之先出自黄帝、黄帝生昌意、昌意生帝高阳、帝高阳生称、称生巷章、巷章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其五子曰晏安为曹姓、国于邾历唐虞夏商不能纪(记)其传,周武...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到现在,历史上还有哪个名人的墓没有被挖掘出来

    诸葛亮、范蠡、姜子牙、王安石、刘备等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姓徐的历史现代名人有哪些

    徐 淑:东汉著名女诗人,甘肃临洮人。 徐 擀:汉末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山东潍坊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中论》 等。 徐 达:明代名将,安徽凤阳人。随朱元璋打...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在历史里面,姓赖的有哪些名人

    姓赖的历史名人有很多,比如:赖 裴江西省雩都(今于都县)人,唐乾元年间进士,被任命为崇文馆校书郎,未赴,退居乡里,人称其所居之地为“秘书里”。赖 镜城西人,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