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古人合称的总纲,像什么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什么四才子,八大家,三友,诸如此类,请问有人列出过全部吗?

合称、并称在古代很常见,以下是古人合称、并称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人并称    

  1. 二马:一作“两司马”,指汉司马迁(字子长)、司马相如(字长卿),均以文辞著称,在文学史上很有影响。   

    2.二王:一作“两王”,指晋王羲之(字逸少)、王献之(字子敬)父子。   

    3.二窗:指南宋吴文英、周密,均工词。文英号梦窗,有《梦窗词》;密号草窗,有《草窗词》,故称。  

    4.二阮:亦作“大阮小阮”,指魏晋之际阮籍、阮咸叔侄,名列“竹林七贤”。唐皎然《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诗:“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   

    5.二苏:一作“两苏”。(1)指宋苏轼、苏辙兄弟。(2)指宋苏舜元、苏舜钦兄弟。   

    6.二李:(1)指唐李白、李贺,均为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元杨维桢《赵氏诗录序》:“《风》、《雅》而降为《骚》,而降为《十九首》,《十九首》而降为陶、杜,为二李,其情性不野,神气不群,故其骨骼不庳,面目不鄙。”(2)指五代南唐李煜、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均以工词著称。   

    7.二妙:指唐贾岛、姚合,均擅五言律诗。宋赵师秀辑其诗为《二妙集》一卷行世,故称。  

    8.二贤:指唐颜真卿、宋范仲淹。《元一统志·饶州路·古迹》:“二贤堂,堂在饶州路。二贤,唐颜真卿、宋范仲淹也。”   

    9.二晏:指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皆以词名。夏承焘《〈二晏及其词〉序》:“二晏词情意窅渺,非如苏、辛、姜、史之易求归趣。”有《二晏词》传世。   

    10.上饶二泉:指宋赵蕃、韩淲 。赵蕃号章泉,韩淲号涧泉,均为江西派诗人,故称。   

    11.南北二玄:指晋谢玄、张玄之。《晋书·谢玄传》:“玄字幻度。少颖悟。……久之乃转授散骑常侍、左将军、会稽内史。时吴兴太守晋宁侯张玄之亦以才学显,自吏部尚书与玄同年之郡,而玄之名亚于玄,时人称为'南北二玄’,论者美之。”   

    12.南唐二主:指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均以词著称,有《南唐二主词》传世。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陈卧子《山花子》词)凄丽近南唐二主,词意亦哀以思矣。”   

    13.济南二安:指宋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均济南人,故称。   

    14.双白石:指宋黄景说、姜夔,景说字岩老,夔字尧章,皆号白石,皆工诗,故称。   

    15.马杜:指汉司马相如、杜笃,均以文学著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况马杜之磐悬,丁路之贫薄哉。”   

    16.王韦:指唐王维(官至尚书右丞)、韦应物(曾官苏州刺史),均工山水田园诗,恬淡清雅,风格别致。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谈丛四》:“至李杜、王孟、高岑、韦孟、王韦、韦柳诸合称,则出自后人,非当日所定。”   

    17.王杨:指唐王勃、杨炯,均以工诗著称,名列“四杰”。唐李商隐《漫成五章》之一:“沈宋裁词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   

    18.王孟:指唐王维(字摩诘)、孟浩然。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七:“苟诗家独取李杜,则沈宋、王孟、韦柳、元白,将尽废之耶?”   

    19.王谢:指晋王坦之、**,并为名士。   

    20.王裴:指唐王维、裴迪,均工山水田园诗,且相友善,尝同居终南山,相互唱和。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盛唐王裴辋川唱和,**悉敌。”   

    21.元白:指唐元稹、白居易,二人交谊深厚,唱和较多,文学主张相近,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并名于世。   

    22.韦刘:指唐韦应物、刘长,均工山水田园诗,清新淡雅,自然简练,有“五言双璧”、“韦刘诗派”之誉。   

    23.韦杜:指唐韦应物、杜甫,均工诗。韦应物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杜甫则诗坛泰斗,二人诗作皆本色天然,故称。   

    24.韦孟:指唐韦应物、孟浩然,均工诗。韦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孟诗清淡,长于写景,但多反映隐逸生活。   

    25.韦柳:指唐韦应物、柳宗元,均工诗,艺术**,境界高远,诗风清朗、淡雅,后人论诗常相并提。宋包恢《答傅当可论诗》:“唐称韦柳有晋宋高风。”清王士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六:“风怀澄淡推韦柳,佳处多从五字求。”   

    26.史班、班马:指汉司马迁、班固。   

    27.老庄:指春秋末老子、战国时庄子,均道家代表人物。《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晏,何进孙也。……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   

    28.刘白:指唐刘禹锡、白居易。《新唐书·白居易传》:“白居易字乐天。……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稹卒,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白’。”   

    29.刘柳:指唐刘禹锡、柳宗元,二人政见相同,遭遇相似,交谊深厚,诗风亦相近。   

    30.苏米:指宋苏轼、米芾,名列“宋四家”。清赵翼《送刘石庵相公还朝》诗:“余事到挥毫,苏米不足夸。”   

    31.苏辛:指宋苏轼(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居士)。   

    32.苏黄:指宋苏轼、黄庭坚。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元祐后,诗人迭起,一种则波澜富而句律疏,一种则锻炼精而情性远,要之,不出苏黄二体而已。”《宋史·黄家庭坚传》:“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   

    33.苏梅:指北宋苏舜钦、梅尧臣。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苏舜钦,以诗得名,学书亦飘逸。然其诗以奔放豪健为主。梅尧臣亦善诗,虽乏高致,而平淡有工,世谓之'苏梅’。”   

    34.李杜:①指唐李白、杜甫。均以工诗著称,其诗作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将古典诗歌艺术推上高峰。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②指唐李商隐(字义山)、杜牧(字牧之)。均以工诗著称。   

    35.沈宋:指唐沈佺期、宋之问,均宫廷诗人,多应制奉和之作,讲究平仄属对,精研声律,于唐代律诗之定型颇多贡献。   

    36.枚马:指汉枚乘、司马相如,均汉代前期的大赋代表作家,对汉赋的发展颇有影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叩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其风,王扬聘其势。”   

    37.欧苏:指宋欧阳修、苏轼,均工诗文,名列“唐宋八大家”。宋王十朋《梅溪集》前集卷十九《读苏文》:“唐宋文章未可优劣,唐之韩柳、宋之欧苏,使四子并驾而争驰,未知孰后而孰先。”   

    38.欧秦:指宋欧阳修、秦观。王国维《人间词话》三三:“美成词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周邦彦,字美成。  

    39.欧晏:指宋欧阳修、晏殊。近代冯煦《唐五代词选叙》:“吾家正中翁(指冯延巳)鼓吹南唐,上翼二主,下启欧晏,实正变之枢贯,短长之流别。”   

    40.欧梅:指宋欧阳修、梅尧臣,二人为诗均不满宋初人沿袭晚唐诗风,志在复古。宋黄庭坚《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之一:“渺然今日望欧梅,已发黄州首更回。”金元好问《论诗》之二七:“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41.周柳:指宋周邦彦、柳永,均工于音律,喜用长调,长于铺叙,好写**。宋张炎《词源》以“周情柳思”论之。清曹溶《〈古今词语〉序》:“豪旷不冒苏辛,秽亵不落周柳者,词之大家也。”   

    42.周姜:指宋周邦彦、姜夔,均工于音律,能自创新调,为格津词派代表词家。   

    43.周贺:指宋贺铸、周邦彦。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周贺词语意精新,……用心甚苦。”宋周密《浩然斋词话》:“周贺词用唐诗。”   

    44.郊岛:指唐孟郊(字东野)、贾岛(字浪仙)。   

    45.屈宋:指战国楚屈原、宋玉。屈原为骚体的开创者;宋玉略后于屈原,为著名的辞赋作家。《文心雕龙·辩骚》:“屈宋逸步,莫之能追。”《周书·庾信传论》:“摭六经百氏之英华,探屈宋卿云之秘奥。”   

    46.屈贾:指战国楚屈原、汉贾谊,皆长于辞赋,又同遭谗讥,抑郁不得志,南朝梁武帝《设谤木肺石二函诏》:“怀傅吕之术,抱屈贾之叹。”唐杜甫《水上遣怀》诗:“中间屈贾辈,谗毁竟自取。”   

    47.姚贾:指唐姚合、贾岛。二人为诗友,所作皆喜写荒僻之景,抒愁苦之情,又俱好苦吟锻炼,同擅五律,后世效者甚众。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姚合》:“合,陕州人,宰相崇之曾孙也。以诗闻。……后仕终秘书监。与贾岛同时,号'姚贾’。”   

    48.贾马:指汉贾谊、司马相如。“西都贾马,耀灵蛇于掌握;东汉班张,发雕龙于绨椠。”清刘熙载《艺概·赋概》:“贾生之赋志胜才;相如之赋才胜志。   

    49.贾董:指汉贾谊、董仲舒,均以文才著称。元周伯琦《考试乡贡进士纪事》诗:“事忆欧苏远,词怀贾董雄。”明孙柚《琴心记·阳关送别》:“惭愧孙吴将略,卫霍功勋,贾董文才。”   50.晏周:指宋晏殊、周邦彦。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初学琢得五七字成句,便思高揖晏周,殆不然也。”   

    51.晏秦:指宋晏几道、秦观,均工词,词风皆深婉有致。后世词论家常以二人并举。清谢章铤《**棋山庄词话》卷九:“晏秦之妙丽,源于李太白、温飞卿。”   

    52.高岑:指唐高适、岑参,均边塞诗代表作家,多用七古诗描写边地风物及边地战事,诗风颇相近。   

    53.陶韦:指东晋陶潜、唐韦应物。韦应物诗宗陶潜,风格与陶诗相近。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韦诗)闲淡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   

    54.陶谢:指东晋陶潜、南朝宋谢灵运,均工诗,俱长于描绘自然景物,其创作开创山水田园诗派,对后世作家影响颇巨。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55.黄秦:指宋黄庭坚、秦观。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刘后村克庄词以才气胜,迥非剪红刻翠比。然服膺周清真邦彦不容口,见之于《最高楼》一词云:'周郎后,直数到清真。’'欺贺晏,压黄秦。’……当时'黄秦’并称,大有老子、韩非同传之叹!”   

    56.曹谢:指三国魏曹植、南朝宋谢灵运。唐韩愈《县斋有怀》诗:“事业窥皋稷,文章蔑曹谢。”宋晁补之《即事一首次韵祝朝奉十一丈》:“子常妙工诗,苏李掩曹谢。”   

    57.韩杜:指唐韩愈、杜甫。清伤时子《苍鹰击·好逑》:“马班良史,渊云赋手,韩杜诗文不朽。”   

    58.韩孟:指唐韩愈、孟郊,二人文学主张相近,诗风亦相似,均好用硬语,追求险奇,并多联句之作,**相敌。宋欧阳修《读蟠桃诗寄子美》诗:“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   

    59.韩柳:指唐韩愈(字退之)、柳宗元(字子厚)。宋欧阳修《唐柳宗元般舟和尚碑跋》:“子厚与退之,皆以文章知名一时,而后世称为韩柳者,盖流俗之相传也。”   

    60.温韦:指唐温庭筠、唐末五代韦庄,均“花间派”词人,以描写闺情见胜。   

    61.温李:指唐温庭筠、李商隐,均工诗,作品皆有绮丽精巧的特点;温词比诗更为有名,后世奉为“花间派”鼻祖。   

    62.鲍庾:指南朝宋鲍照、北周庾信。《平山冷燕》第一回:“元白风流不一而足,鲍庾俊逸屈指有人。”   

    63.鲍谢:指南朝宋鲍照(字明远)、谢灵运。宋黄庭坚《寄陈 用》诗:“寄我五字诗,句法窥鲍谢。”   

    64.大小苏:指宋苏轼、苏辙兄弟,均以文学著称。   

    65.大小杜:又称老杜小杜,指唐杜甫、杜牧。均以工诗著称。宋潘若同《郡阁雅言·杜牧》:“(牧)与杜甫齐名,时号'大小杜’。”   

    66.大小谢:指南朝宋谢灵运、谢惠连。并有诗名,故称灵运为“大谢”,惠连为“小谢”。   

    67.小李杜:指唐李商隐(号玉溪生)、杜牧(世称杜樊川)。以别于李白、杜甫之并称“李杜”。清薛雪《一瓢诗话》:“筹笔驿'笔’字,不可实作笔墨之笔用。唐人如杜樊川之'挥毫胜负知’,李玉溪之'徒令上将挥神笔’,皆实作笔墨之笔用矣。小李杜尚欠主张,况他人乎?”   

    68.大坡小坡:指宋苏轼(号东坡居士)、苏过父子。《宋史·苏轼传》:“过字叔党。……晚权通判中山府。有《斜川集》二十卷。其《思子台赋》、《飓风赋》早行于世。时称为'小坡’,盖以轼为'大坡’也。   

    **.南洪北孔:指清洪升、孔尚任。   

    70.柳七黄九:亦作“黄九柳七”,指宋柳永、黄庭坚。   

    71.秦七黄九:指宋秦观、黄庭坚。秦观排行第七,黄庭坚排行第九,故称。   

    72.豪苏腻柳:指宋苏轼、柳永。苏轼之词豪放,柳

    73.大柳舍人小柳舍人:指唐柳公权、柳璟。唐赵璘《因话录》卷三:“长庆已来,柳尚书公权,又以博闻强识工书,不离近侍。……尚书与族孙璟,开成中,同在翰林,时称'大柳舍人、小柳舍人’。”   

    三人并称    

    1.三苏:指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2.三曹:指三国魏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均有很高的**地位和文化成就,显赫于世。   

    3.三曾:指宋曾巩、曾布、曾肇兄弟。   

    4.三谢:指南朝宋谢灵运、谢惠连,南朝齐谢朓(字玄晖)。均以山水诗知名。   

    5.三豪:指宋欧阳修(字永叔)、石延年(字曼卿)、杜默(字师雄)。宋石介作《三豪诗送杜默师雄》,谓欧阳修为文豪,石延年为诗豪,杜默为歌豪。   

    6.词坛三绝:指宋周邦彦(号清真道人)、姜夔(号白石道人)、王沂孙(号碧山)。均以工词著称。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   

    7.词家三李:指唐李白、五代南唐李煜、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清舒梦兰《白香词谱笺》卷三:“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李白,故称'词家三李’。   

    8.词家三绝:指清初顾贞观、陈维崧、朱彝尊。《清史稿·顾贞观传》:“贞观,字梁汾,无锡人。康熙十一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工诗,自定集仅五言三十余篇,清微婉笃,上睎韦柳;而世特传其词,与维崧及朱彝尊称'词家三绝’。”   

    9.桐城三祖:指清方苞、刘大櫆、姚鼐。文学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   

    10.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11.江右三大家:指清袁枚、蒋士铨、赵翼。三人主张诗写“性情”,力戒蹈袭,重视创作,反对规唐模宋,只讲格调和摭采藻绘的风气,因以并称。   

    12.海内三布衣:指清姜宸英、朱彝尊、严绳孙。   

    13.程朱:指宋程颢、程颐、朱熹。   

    14.刘元白:指唐刘禹锡(字梦得)、元稹(字微之)、白居易,均以工诗著称。   

    15.**三袁:指袁宗道、袁中道、袁宏道。  

    四人并称    

    1.四杰:指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初唐著名诗人。《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2.四大家:指元马致远(号东篱)、郑**(字德辉)、关汉卿、白朴(字仁甫)。均著名杂剧作家。   

    3.四布衣:指清初李因笃、姜宸英、严绳孙、朱彝尊。俱属布衣而名满京畿。   

    4.宋四家:亦作“词家四宗”,指宋周邦彦(号清真居士)、辛弃疾(号稼轩居士)、王沂孙(号碧山)、吴文英(号梦窗)。   

    5.永嘉四灵:指宋徐照、徐玑、翁卷、赵师季。照字灵晖,玑字灵渊,卷字灵舒,师秀字灵秀,均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皆工诗。   

    6.苏门四学士:宋黄庭坚(字鲁直)、秦观(字少游)、晁补之(字无咎)、张耒(字文潜)。皆以文学游于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兄弟之门。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苏门四学士》:“黄鲁直、秦少游、张文潜、晁无咎称'苏门四学士’。”   

    7.吴中四才子:指明徐祯卿、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吴中,吴郡或苏州府的别称。四人均苏州府(治今江苏苏州)人,以诗文书画著称于时,故称。   

    8.王扬枚马:指汉王褒、扬雄、枚乘、司马相如。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陈延杰注:“王褒、扬雄、枚乘、司马相如,并汉代赋家。”   

    9.王孟韦柳:指唐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均工山水田园诗,诗风清微淡远。清胡凤丹为辑《唐四家诗集》行世,其序云:“王则以清奇胜,柳则以清俊胜,韦则以清拔胜,孟则以清远胜。”清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唐人王孟韦柳,皆陶之一体。”   

    五人并称    

    1.元剧五大家:指元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郑**、白朴,均著名杂剧作家。   

    2.二陆三张:一作“三张二陆”。指西晋陆机、陆云兄弟与张载、张协、张亢兄弟。《晋书·张载传》:“(张)亢字季阳。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伎术。时人谓载、协、亢,陆机、云曰'二陆三张’。”南朝梁锺嵘《〈诗品〉序》:“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   

    3.四贤一不肖:指宋范仲淹(谥文正)、余靖、尹洙、欧阳修、高若讷。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九辑司马光《涑水记闻》。“……'四贤’,希文、安道、师鲁、永叔也,'一不肖’,若讷也。”   

    六人并称   

    六先生:指宋周敦颐(濂溪先生)、程颢(朋道先生)、程颐(仞川先生)、张载(横渠先生)、邵雍(谥康节)、司马光(涑水先生)。   

    七人并称    

    1.七才子:又称“前七子”,指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年间的七位文学家。   

    2.后七子:指明李攀龙、谢榛、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嘉端(1522—1566)、隆庆(1567—1572)年间继“前七子”之后的七位文学家。   

    3.竹林七贤:指魏晋之际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4.建安七子:指东汉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玚、刘桢。建安,献帝年号。七人同处建安年间(196—220),并以文学著称于时,故称。   

    5.后吴中七子:又称“吴中七家”。指清戈载、沈彦曾、朱绶、陈彬华、吴嘉洤、沈传桂、王嘉禄,均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年间“吴派”词人。   

    八人并称    

    1.唐八家:指唐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韩愈、李商隐,得名于清陈明善所辑之《唐八家诗钞》。沈德潜序称王士禛生前欲刻八家诗集而未果,陈氏成此编以继其志;并谓“八家之诗,洵可概一朝之诗也”。   

    2.明八大家:指明宋濂、刘基、方孝孺、王守仁、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茅坤。八人诗文成就大致相称,所作又均以古文见长,清初张汝瑚辑八人文章为《明八大家集》行世,“八大家”之说遂为文选家、文论家所接受。   

    3.唐宋八大家:指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

佚名
2024-12-23 14:09:2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