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关于《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接触雨果的时候,我已经是在大学里了。对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年轻人来说,上大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抛弃自己以前接受的狭獈的观念,开阔自己的眼界。周围的世界是充满了那么丰富多彩的事物,并没有什么东西是神圣而不可评判的。我在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以后,开始嘲笑自己以前对教科书上的铅字的崇拜。这也决定了从一开始我就能够用批评的眼光来看待雨果的著作。

《巴黎圣母院》是我在大二时读的,这本书从图书馆中借到的,是解放初的版本,书页已经发黄,在看的时候可以很清晰地闻到灰尘的味道,这实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那是因为从电影的片断、还有一些内容简介里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有着强烈戏剧性的故事。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再听到《巴黎圣母院》的名字的时候,不仅仅只是想到这些电影片断和故事简介,而是切切实实地感受这本书所包含的精神世界。

书中到处是强烈的对比,加西莫多丑陋的容貌和善良的内心、爱斯梅拉达的纯洁美丽与克洛德·孚罗洛副主教的虚伪阴险、统治阶级的冷酷无情与下层社会的团结互助。每一双对比都可以把形容词**用上去。正因为这种对照的鲜明,任何人在读的时候都不得不为之动容,但也正是因为对照过于鲜明,人们无法在身边的生活中找到,也就失去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每一个读《巴黎圣母院》的读者都被明确告知:这些人物是抽象的人物,除了生活在雨果的脑海和读者的脑海中外,在这个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无法找到他们存在的踪迹。在雨果的世界中,善与恶永远是那么鲜明。他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也就是要赞颂美好,而抨击丑恶。

我时常会想,雨果为什么要让加西莫多那么丑陋?从小说的开始部分看来,这个加西莫多应该是全巴黎最丑陋的人了。有很长时间,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直到后来我很偶然地问自己:“如果加西莫多是个英俊的帅小伙,那事情会怎么样呢?”或许爱斯梅拉达会喜欢上加西莫多吧,雨果要是再仁慈一点,这会成为部骑士小说呢!其实事情很清楚,那怕加西莫多的容貌只是变得不丑陋,那么《巴黎圣母院》也将不成其为《巴黎圣母院》,我们将不再为敲钟人的容貌而深深地遗憾,不再为他高尚的心灵抱以由衷的怜悯,同时,也将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对这本书产生兴趣。雨果所要求的就是美与丑的强烈对照。

这里不得不又说到在《巴黎圣母院》中那些描写建筑的章节了。我当时已经有了一种癖好,就是把阅读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要是我没有把某本书逐字逐句读过一遍的话,那我将无法对别人说,我读过这本书,我将无法在读书笔记里记下:“某年某月某日读完《巴黎圣母院》。”为了这种可笑的完美主义,我不得不忍受着痛苦去读那些根本不知其义的文字。这极大的损害了我对这本书喜爱的程度。当我把最后一页翻掉以后,我的心情就好象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一样。我对自己说:“再不想遭这份罪了!”毫不犹豫地立即动身,把这本书放回到图书馆的书架上。

有人说建筑是首哲理诗,可是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建筑究竟能被称为哲理诗吗?难道那些居民楼除了堆砌齐整外还有什么艺术性?那些商厦、宾馆除了炫耀自己的富丽堂皇外还有多少是值得鉴赏的呢?究竟是这个物俗横流的世界从一开始就磨损着我们的鉴赏力,还是我们的本心无法产生这样的鉴赏力?我实在无法明白,我也无法理解建筑的艺术魅力又会何在?雨果如果能够预见到在一百多年以后这个世界的模样,他在把建筑写入小说的时候会不会变得谨慎一些呢?

尽管和雨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并不是很愉快,我还是觉得有义务去阅读这位享有如此高地位的作家的有着如此高的盛名的作品——《悲惨世界》。图书馆中的《悲惨世界》总是残缺不全,而且每次限定只能借一本小说,谁也无法保证在借到第一册后,还能成功地借到第二册。记得小学的时候一位同学把《冰河洗剑录》借给我看,说好就一个晚上,第二天马上还他。在那个晚上我近乎疯狂地在那里看,但实在无法全部看完,只看了前面两册。本来想着可以和那位同学再商量一下,谁知他说他老爸催他了,就象猜着我的想法似的,根本不给我说出口的机会。从此这套书成为了心中永远的痛,以后每次想到书里的故事,我就心痛不已,老在琢磨着,那江海天和谷中莲后来到底怎么样了?(在前几年终于完整地读了这部书,我突然觉得失望,故事其实不过如此!)就象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那以后,我在读一部书之前,总会先考虑能够完整地阅读这个前提。对那些无法保证完整的书,我宁可舍弃不看。我当然不希望这样悲惨的事情发生在阅读《悲惨世界》上。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拥有这套书。人民文学版的《悲惨世界》在当时售价在60多元左右,这对一个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实在是笔不小的开支。我对此慎之又慎。在一个暑假前的某一天,在确信自己生活费还充裕以后,我跑到书店里把这套书搬了回来,准备着把那个暑假献给《悲惨世界》。

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闷热的夏天,我差不多没有走出家门,整天呆在那方寸的天地里,最大的乐趣就是读这本小说。因为炎热,不得不经常地变换看书的姿势。而这本书也象是有意和我为难似的一会儿把我胃口高高吊起,让我忘记了周围世界的存在;一会儿又用着慢性的毒**来折磨我,让我度日如年。既然我有着看书时以漏掉了一个句子为遗憾的怪癖,这就注定了我在读雨果时会遭受折磨。我忽而为这本书疯狂,恨不能一口气读完;忽而恶狠狠咒骂起这本书,想把它打入地狱。我之为它疯狂那是因为雨果差不多把我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调动起来了,我感觉到一种投入到书中那个宏伟而壮丽的世界中去的冲动;我之痛恨它是因为每每在我的神经即将达到最高潮的兴奋的时候,总是不得不停下来聆听伟大的维克多先生的说教。还有一件事更加深了我的不幸,我买的那套《悲惨世界》印刷质量较差,经常在一些页面发现空白,有时大,有时小,就好像有人故意把一些字擦掉来激怒我似的,我突然痛心起那花掉的60多元钱来。为此我又痛恨雨果,是他让我花了那么多钱的。在我把《悲惨世界》读完以后,我忍不住对自己说:“读《悲惨世界》本身就是件悲惨的事情,一会儿在天堂,一会儿在地狱。”

本来想说卞福汝主教高尚得不可信,但有人对我说历史上还真有那么个大好人,而且比雨果写的还要好,我也就罢了。但书中的圣人未免多了一些,卞福汝主教、冉阿让、散普丽斯姆姆、珂赛特、安灼拉、马白夫、马吕斯。珂赛特纯洁得就象个花瓶,还不如爱潘妮给人留下的印象深一些。马吕斯的身上我们虽然可以找到些现实的影子,但他实在是愚不可及。

冉阿让的转变也让人不可思议,他为商马弟的开脱更是让我不能理解。我担心雨果会描绘出一个类似于《激流》中的高觉新式的人物。当德纳第厚颜无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敲诈冉阿让,他却逆来顺受时,我不由得恼了起来,这种一味的好人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总算雨果没有忘记冉阿让毕竟是一个坐了十九年牢的苦役犯,德纳第在原野上追上了冉阿让以后,他没有理德纳第的无理纠缠,只是向他简单地炫耀了一下他的棍棒。冉阿让还算有点现实头脑。

当冉阿让和珂赛特被逼到死胡同的时候,我觉得雨果简直就是一个悬念小说家。

冉阿让中了德纳弟的阴谋,受尽折磨,马吕斯却突然得知德纳弟就是当年救了他父亲的那个人,犹豫不决起来。我的神经再受不了刺激,直想着跳进去,指着马吕斯的鼻子臭骂他一通,然后马上抢过那把**来,开一**。当马吕斯最终开了**的时候,我差不多已经在心里骂了他几十遍“白痴”了,也根本就不指望他还会做出一件有点男子气概的事情了。

最让我不能忘怀的就是发生在街垒上的战争。以前在历史教科书上,我能见到的只是“巴黎人民**了,他们筑起了街垒,和****的**展开了厮杀……”。直到我看了《悲惨世界》中的有关章节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在样一段文字后面的真实。我能够感受到那些在街垒中战斗着的人们的心情。他们知道在看不见的其它街道上有很多的战友,但他们只能从**声的疏密来判定这些战友的命运。空气中总是传播着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消息,然而就连消息传播人自己也是半信半疑。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死去,街垒里的人越来越稀少,而敌人却总不见少下去,反而越来越多。最后一切的情况证实,已经没有任何获胜的希望,他们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死亡。如果他们选择逃命是有可能幸免于难的,但他们认为死亡更加崇高,义无反顾地走向死亡。那些**军士在**杀**者的时候,可能也觉得赐予**者死亡是对他们的尊重。士兵们在下手时没有任何的手软。

**的精神似乎从一七九三年以来就一直在法兰西民族的血管里流动。大**以来,那么多次血腥的**,一点都没有损伤这个民族的元气。当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正在走向不公正,走向堕落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抗争。上一次发生在街垒间的战争似乎只是昨天的事情,他们对战争所需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很早就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就好像在履行一个固定的手续似的。他们对**的后果也是了然于胸的,但对他们来说,与其活着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还不如在抗争中死去。
佚名
2024-06-27 15:43:2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27 14:00:09

    世界易经风水研究院院长相当于多大的官?

    官的大小和下属的作用起直接关系,这种情况是杆子起地球的人,就是没有支点

  • 佚名
    2024-06-27 07:50:47

    梦想世界 关于阵法

    摆摊那有卖的,自己买个就是了,不想买自己去押镖也行,有一定的几率能出

  • 佚名
    2024-06-27 16:09:33

    关于圣经的解读

    圣经的解读,有多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教会解经。**教采用这种方式,这也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也正因为教会解经,所以,**教的教义,全球同一,没有歧义。 第二种方式...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关于离婚和再婚圣经怎么说

    关于离婚和再婚的经文:【申24:1-4】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什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妇人离开夫家以后,可以去嫁别人。后...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求《巴黎圣母院》中著名片段,要写摘抄

    对卡西莫多的描写:大家急忙向小教堂涌去,有人把这位真 福的狂人教皇高举着抬了出来。这时,大家一看,惊讶得无以复加,叹为观止:原来这副怪相竟然是他的真面目!更恰当...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关于程光锐的黎明鸟的问题,

    又来。。。等你到我家、。我手把手教你、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巴黎圣母院梦见**的两个小孩的故事

    梦见**的两个小孩的故事意味着:对财经信息相当感兴趣的一天!股市的波动,新理财产品的出现等等,都会在这两天吸引到你的眼球,创业小故事也是能给你带来蛮多启发的信息...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圣经中关于数字的

    问题能详细点么??圣经中没有说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只是人为的推理论断而已。就像西方人喜欢12,不喜欢13是因为**的门徒犹大。但圣经中并没有说12这个数字好耶...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有一部电影,关于2035世界末日的

    末日侵袭 doomsday

  • 佚名
    2024-06-27 08:00:00

    一道关于世界通史中的问题

    这是一个关于专业翻译的问题。这段的原文是:the combined cost of the military and palace establ**h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