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佛学的理论体系是怎样的

佛学理论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阅读哲学著作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宗教理论。通过比较分析世界三大教-佛教、**教和**教,最能吸引感动我的是佛教理论。佛陀提出的理论是深奥的,也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排除佛陀涅槃后累世弟子为表恭敬忠诚而提出的戒律,愿望和祈祷)。学习佛学,需要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经多次参加法源寺、广济寺和北京居士林佛学讲座后,我决定皈依佛门。2009年3月15日在广化寺拜于释怡学大和尚门下,法号**,继而参加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的佛学培训班学习佛法。希望有生之年,为弘扬佛法尽绵薄之力。
一、从佛陀的身世看佛学理论的非权利欲和利他精神
释迦牟尼一出世,便是一位拥有无限富贵的太子,他住的是金碧辉煌的宫殿,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过着高于平民的奢侈生活。但是富裕的生活,娇妻美妾和爱子并没有使这位王子满意,因为他看到了老人、病者、逝者和修行者,他思考如何使这些人**病苦呢?为了寻求真理,他毅然决然离妻别子而去,开始漫长的修行生活。从这样的身世不难看出,佛陀的理论是非权利欲的。若是为了权利,他根本不必出家,身为太子,继承王位,权利无限。但是,他抛弃了本可以属于他的权利和地位,而去探求解脱人类痛苦之方,显然他后来提出的理论,绝非为了争夺权力地位。佛陀以后几千年来的佛教弟子们,也践行了佛陀的精神,从来不争权夺利,为历朝历代的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
佛陀出家前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物质条件极为富裕,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如果是为了自己的有形生活,他根本不必出家。但他看重的不是这些,他看重的是世界上受苦受难的人,是多数人生老病死的痛苦,是谋求如何使这些人解脱烦恼,为此,他奋斗一生。鉴于此,他提出的佛教理论是利他的。
二、佛的理论经过了时间和空间的验证
一种理论的提出,是否科学需要时间和空间的验证。佛教理论的提出经过了2500余年的时间验证。两千多年来,追随者不断增加。释迦牟尼是北印度人,现在不仅是印度及其邻国,在亚洲,澳洲和美洲相继都出现了佛的追随者。相对而言,有些理论在佛的理论面前显得狭小而短命,其追随者相继离去,影响范围越来越小,被暂时蒙蔽的信仰者也不断醒悟而放弃了这些理论。所有这些,从反面证明了佛陀理论的科学性。佛陀的理论经过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考验,是人类解脱痛苦的唯一科学理论。
三、佛陀理论的平等精神
1、据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记载:“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段经文告诉了我们佛陀的日常生活。佛陀在家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但是出家后,他以身作则,每餐饭食,都是自己“着衣持钵”去乞食,非常平凡,也很平淡,老老实实的做一个普通人。每天洗足已,“敷座而坐”,把打坐的禅垫自己亲自动手铺一铺,抖一抖。弄的整整齐齐,从不叫弟子服侍,更不会请个佣人打扫打扫,都是自己做,那么平淡。这样的平等精神,只有在佛陀创建的世界里才会出现。任何嘴上高唱平等、**的团体,都不能做到。那些人,上边一套下面一套,说是一套,做是一套。首**尊处优,欺骗下人,造成只有欺骗才是真实的现象。佛陀创建的世界完全不是这样的。
2、佛陀创建的佛教不仅是对出家人一律平等,而且对居士,普通民众也是一视同仁。这一点从称谓中即可体现。在佛教中从不使用“信徒、佛教徒”这样的称谓,“徒”只有牧师使用,而牧师的“牧”是赶牛赶羊的意思,而“徒”在**也有“徒儿”等晚辈的意思,总之牧师把下面的信教人都看成徒众。在佛教中不是这样,而且即使“信众”也很少使用,在佛教中将未出家的追随者称为“居士”“大德”“同修”,一些老和尚见了猴子也称其为猴居士,见蛇称蛇居士。这样的称谓虽简单,但体现了佛法的平等精神,说明佛法不是统治人的,是人类真正的平等体现。
3、从佛法包容精神看佛法的平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记载:“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陀对其他圣贤,其他宗教教主都是尊敬的。不管圣贤也好,罗汉也好,菩萨也好,只要你教人做好事,终归是对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不像其他宗教,否定自己之外的宗教,佛陀承认一切宗教和圣贤。
佛的道,**的道,**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道大些,哪道小些,真理只有一个。但是佛经中有一个比喻,如盲人摸象,各执一端,都是个人主观认识,所以佛法包容一切,“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体现出佛法包容平等的伟大精神。
四、从佛陀的预见看佛陀理论的科学性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记载:“如恒河中所有沙,如是沙等恒河,……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以上经文体现了佛的宇宙观。每一个宇宙里面河流有多少,数不清,何况每条河里的沙子呢?更数不清了。以前我听到这些,感觉佛在说神话,空话。但是,现代的科学理论证明,佛陀的话是对的,的确有三千大千世界,现在到了太空发现,果然与佛两千五百年前说的一样,像我们这样的太阳系,带有很多星球构成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的,如恒河中的沙子一样多。可见,佛的预见是科学的。
佛教中的“因果”“因缘”理论,揭示世间事物形成的两大条件
佛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55卷中说:“深信因果。”在《大智度论》第11卷中说:“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如是说。”佛在《佛本行集经》第48卷中说:“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佛陀提出的以上论点,是科学的,是对客观世界真实的认识,不同于神创造神力主宰世界的学说。佛陀的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清朝同治年间的两江总督马新贻,身居高位,却行为不轨,贪恋下属妻眷美色,利用职权将下属委派远地,并措辞冤枉下属,置其于死地,达到霸占其妻子的目的。但是恶有恶报,一次阅兵归来途中,忽然一人上前拦而喊冤,因其未乘轿,来人速而上前,跪在马新贻的面前,这位总督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刹那间来人说时迟那时快,**利刃上前便刺,一下刺透其胸。两江总督马新贻当场毙命。刺客未跑,仰天大笑。审问得知,刺客原来是为其主报仇,其主便是被马新贻冤枉的那位下属。马新贻虽是两江总督,但也不能逃脱恶因得恶果的报应。
同朝同代的两江总督曾国藩,身为湘军统帅,对自己要求极严。他多年独身,下人为照顾其身体和平日生活方便,建议其纳一小妾。小妾到日,值咸丰帝驾崩未满百日,曾国藩便执意让新人身居异处。属下劝说,先帝驾崩,只差一两日便满百日,况大军之中,何人知晓此事,但曾国藩仍坚定拒绝**。身为一品大员的他,每月手过赏银数百万两,但是曾国藩嫁女,随妆奁只有区区二百两银子。后来,曾国藩因积劳成疾故于两江任上,被朝廷视为中兴名称,赐给一等侯,并让其子曾纪泽世袭爵位。一生严于律己的曾国藩终得善报。
民间善恶得报的事实也是数不胜数。有一民妇,名姚一梅,一生谎话满口,恶待姑婆。只给其婆臼出粉面,让其婆自己做饭。冬天从不给婆婆烧炕取暖。待婆婆故去后,其儿媳也像她的品行恶待于她。街人便说自相报应。邻村妇人徐香荣,善良异常,孝敬公爹婆母,如自己之亲爹娘,从不冷言冷语,街坊邻里相求,自己再忙,也要倾心帮助。日后取得儿媳亦是孝敬于她,家庭生活和睦快乐。
“善恶终有报,天道几轮回,试看人间事,苍天放过谁”。佛陀的因果理论,古往今来,人间处处都可以得到证实。
六、佛法
中空的理解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面所说的空不是一无所有,是方便说法,是形容词。如果把空当作一无所有,就是断灭见。断灭见是错的。现代科学也证明,物质是不灭的,不可能断灭。就说梦幻,不是没有,做梦时,梦是真的;等到醒来,眼睛睁开,哎呀做了一场梦。应该知道,我们现在也是在做梦啊!眼睛一闭,梦境就过去了,究竟这个样子是醒还是梦,你一下结论,就是着相就是错的。幻也不是没有,当幻存在时,幻就是真的。这个世界也是这样的,物质世界的地球是真也是假。它只不过存在了几十万亿年而已,几十万亿年和一分一秒相比很长,但是和整个宇宙的时间相比弹指间吧,算长吗?也是幻啊!水上泡泡是真是假,有些泡泡还存在好几天呢,这个世界就是大海上的泡泡啊!我们的地球也是水泡,你说它是假的吗?还有石油从地下挖出,你说它是真的吗?它不真实永恒存在,它也是幻。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是影子,影片中林黛玉的扮演者死了,电影再放出来她一样会唱会跳的。所以,不能说世界是真的,不能说空是没有,人生如镜子,如水中月,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是我们应该持的观点。
七、万事万物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痕,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他的诗告诉我们,人生像下雪天的飞鸟,在雪上站了一下,留下个脚印,飞走了以后雪继续下,把脚印又盖住了。雪地上偶然留下一个脚印,鸟一飞,那个脚印也不留了。人一辈子成家立业,子子孙孙,待到两眼一闭,两手一张,什么都没有了,“飞鸿哪复计东西”啊。也是风来竹面,雁过长空,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北京四大名**汪逢春,萧龙有,施今默,孔伯华,其首汪逢春笃信佛教,是居士。他的弟子谢子衡,现年91岁仍做店行**。cctv记者采访他,如何保养身体,他只回答两句话“事来而心已过,事过而心遂空”,深刻说明人应该不着相,不住于法的道理。著名学者马寅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有限资源养活不了无限人口”,现在证明无不正确,但是当时却因此遭祸,从北京大学校长的位置遭贬回家,挥笔写下“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仰望天上云卷云舒”。从此不难看出一个大学者的修养,马老因此高龄百余岁。“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我们恪守的准则。
2009年7月11日在佛学班上听法师讲“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板书上写道“人法俱泥”我不懂,随即追上法师询问,法师告之,板书是“人法俱泯”,原来是我把“泯”字看成“泥”,同桌同修也同见,人法不可住啊!佛陀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如同过河的船,上了岸,不要把船背起来走,把船背着走的人太笨了。佛说“一切诸相,既是非相一切生,众既非众生”即告诉我们哪一相都是留不住的,都是非相,比如人,都想多活几年,但是生命留得住吗?生命的现象,不是一个人想留就留得住的。世间法皆是佛法,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自性自度而成佛,众生都不是众生。“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间可笑之人”这也告诉人们,一些凡夫俗子住于“功利”,习佛之人应时时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缺乏诚信,把金钱作为一切标准的社会,佛法教诲何等英明伟大。世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应建立在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意识上。”佛教正是以上描述的那种宗教。若问哪种宗教可以应付现代科学进展的需要,那么这个宗教就是佛教。(摘自《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钟茂森着)
空的理解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面所说的空不是一无所有,是方便说法,是形容词。如果把空当作一无所有,就是断灭见。断灭见是错的。现代科学也证明,物质是不灭的,不可能断灭。就说梦幻,不是没有,做梦时,梦是真的;等到醒来,眼睛睁开,哎呀做了一场梦。应该知道,我们现在也是在做梦啊!眼睛一闭,梦境就过去了,究竟这个样子是醒还是梦,你一下结论,就是着相就是错的。幻也不是没有,当幻存在时,幻就是真的。这个世界也是这样的,物质世界的地球是真也是假。它只不过存在了几十万亿年而已,几十万亿年和一分一秒相比很长,但是和整个宇宙的时间相比弹指间吧,算长吗?也是幻啊!水上泡泡是真是假,有些泡泡还存在好几天呢,这个世界就是大海上的泡泡啊!我们的地球也是水泡,你说它是假的吗?还有石油从地下挖出,你说它是真的吗?它不真实永恒存在,它也是幻。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是影子,影片中林黛玉的扮演者死了,电影再放出来她一样会唱会跳的。所以,不能说世界是真的,不能说空是没有,人生如镜子,如水中月,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是我们应该持的观点。
七、万事万物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痕,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他的诗告诉我们,人生像下雪天的飞鸟,在雪上站了一下,留下个脚印,飞走了以后雪继续下,把脚印又盖住了。雪地上偶然留下一个脚印,鸟一飞,那个脚印也不留了。人一辈子成家立业,子子孙孙,待到两眼一闭,两手一张,什么都没有了,“飞鸿哪复计东西”啊。也是风来竹面,雁过长空,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北京四大名**汪逢春,萧龙有,施今默,孔伯华,其首汪逢春笃信佛教,是居士。他的弟子谢子衡,现年91岁仍做店行**。cctv记者采访他,如何保养身体,他只回答两句话“事来而心已过,事过而心遂空”,深刻说明人应该不着相,不住于法的道理。著名学者马寅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有限资源养活不了无限人口”,现在证明无不正确,但是当时却因此遭祸,从北京大学校长的位置遭贬回家,挥笔写下“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仰望天上云卷云舒”。从此不难看出一个大学者的修养,马老因此高龄百余岁。“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我们恪守的准则。
2009年7月11日在佛学班上听法师讲“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板书上写道“人法俱泥”我不懂,随即追上法师询问,法师告之,板书是“人法俱泯”,原来是我把“泯”字看成“泥”,同桌同修也同见,人法不可住啊!佛陀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如同过河的船,上了岸,不要把船背起来走,把船背着走的人太笨了。佛说“一切诸相,既是非相一切终生,既非众生”即告诉我们哪一相都是留不住的,都是非相,比如人,都想多活几年,但是生命留得住吗?生命的现象,不是一个人想留就留得住的。世间法皆是佛法,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自性自度而成佛,众生都不是众生。“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间可笑之人”这也告诉人们,一些凡夫俗子住于“功利”,习佛之人应时时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缺乏诚信,把金钱作为一切标准的社会,佛法教诲何等英明伟大。世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应建立在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意识上。”佛教正是以上描述的那种宗教。若问哪种宗教可以应付现代科学进展的需要,那么这个宗教就是佛教。
佚名
2024-12-23 18:28:5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