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枫桥夜泊_枫桥夜泊古诗原文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也作《夜泊枫桥》.江村桥
  [2] ②.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④.孟薰: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欧阳修《六一诗话》曾云:"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唐诗摘钞》:"夜半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译文
  在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抬头仰望天空就好像一层薄薄的秋霜朦朦胧胧,再去看江村桥和枫桥,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苏州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佚名
2024-07-04 09:04:3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7-04 08:00:00

    古诗《枫桥夜泊》全文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

  • 佚名
    2024-07-04 08:00:00

    枫桥夜泊 古诗原文

    枫桥夜泊①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②。  姑苏城外寒山寺③,  夜半钟声到客船④。  [编辑本段]【注释】  ①.枫桥:在今苏州市...

  • 佚名
    2024-07-04 08:00:00

    张继《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

    一个秋天的夜晚,一位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诗意美,写下了一首意境深远的小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 佚名
    2024-07-04 08:00:00
  • 佚名
    2024-07-04 08:00:00

    枫桥夜泊前两句诗的意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亮落下 乌鸦鸣叫 寒霜布满夜空 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边枫树 和 渔家点的灯 互相映照 格外凄凉

  • 佚名
    2024-07-04 08:00:00

    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的意思

    枫桥夜泊 意思,张继的一首经典古诗,一起看看这首诗写了什么吧

  • 佚名
    2024-07-04 08:00:00

    枫桥夜泊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 佚名
    2024-07-04 08:00:00

    枫桥夜泊的诗意

    诗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朝代】唐月落乌啼霜...

  • 佚名
    2024-07-04 08:00:00

    关于枫桥夜泊的故事20字左右?

    关于枫桥夜泊的故事就是诗人张继自己的故事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张继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他一个人独自来到苏州。苏州是个好地方,水乡的风光胜似天堂。...

  • 佚名
    2024-07-04 08:00:00

    《枫桥夜泊》创作背景是什么?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