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故宫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缸,有什么作用么?

许多去过北京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里的一些大殿前、庭院中都摆放着一个个大金属缸。这些大缸腹宽口收、容量极大,而且装饰精美,两耳处还加挂着兽面铜环。那么,这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

大家可能都听过一个成语便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于表面意思是城门着火了,祸及“池里”的鱼,寓意祸事的蔓延,必将会伤害到无辜的人!指他人的不幸,可能会引起自身的不幸,不能因为自认为与此事无关便袖手旁观、幸灾乐祸。

这个成语的来历与故宫的大缸有什么关系吗?

是说缸里平时蓄水,平时夏天为了观赏,在缸里养鱼,一旦故宫里失火时,需要取缸里的水去救火,那么就会祸及缸里的鱼。紫禁城内,摆放用铜铁铸成的缸称为“太平缸”,又称“吉祥缸”,起到一个消防储水缸的作用。取名“太平缸”,其中蕴含了古人希望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之意。现在消防手段众多,比如隔绝氧气、隔离火源、建立防护带、冷却等,不用于现在,在古代故宫里面可用的主要就是冷却,隔绝氧气需要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当时根本没有啊,隔离对于庞大的宫殿更不可能。最直接的就是让太监、宫女每人提着水桶去救火。

旧时,人们称大缸为“门海”。从字面上不难理解,“门海”即是门前之大海。大殿的门前有了大海就不会再发生火灾了。所以这些大缸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

当然这些铜缸除了当消防用具外,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品,尤其是鎏金铜缸,无论是用料还是工艺上,都达到了艺术品的层次。根据现代人的估计,制造一口品级最高的鎏金铜缸,表面的黄金使用就达到了100两之多,整个缸更是需要花费白银1500量,实在不是小数目。所以这也是一件装饰品和寓意吉祥的物件。

佚名
2024-12-22 23:51:2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12-22 13:12:16

    故宫这个名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的,为什么紫禁城要叫故宫?

    故宫这个名字是从1925年以后开始叫的。紫禁城要叫故宫是因为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

  • 佚名
    2024-12-22 15:44:21

    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有小雨 中雨 大雨

    一:1、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2、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3、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

  • 佚名
    2024-12-22 11:42:08

    故宫为什么称作紫禁城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

  • 佚名
    2024-12-22 08:00:00

    故宫里都有什么!

    故宫里有古建筑、历史文物。具体来说就是皇帝办公的前朝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还有皇帝生活起居的后宫部分,就是传说中的三宫六院。故宫里还有一百九十多万件...

  • 佚名
    2024-12-22 08:00:00
  • 佚名
    2024-12-22 08:00:00

    如今故宫大多为清代修建,那么明清故宫的区别有哪些

    明末清初,李自成焚毁了大部分的宫殿;清朝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紫禁城多次遭遇雷劈,着火,很多宫殿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明清两代的宫殿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清朝宫殿比明...

  • 佚名
    2024-12-22 08:00:00

    为什么昌德宫被称为'韩国的故宫'

    昌德宫(,韩语:창덕궁英语:Changdokkung)又名东阙,位于韩国首都首尔(旧称“汉城”),是朝鲜王朝时期五大宫之一,也是朝鲜王宫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宫殿...

  • 佚名
    2024-12-22 08:00:00

    故宫里的大缸是做什么用的

    故宫内的这些大缸是用来防火的。每尊缸可贮水3000多升,如同一座座小水库。宫内的殿宇楼阁均为砖木结构,很容易着火。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扑救。所以对防火特别...

  • 佚名
    2024-12-22 08:00:00

    故宫里的水缸那么多,到底有什么用处,里头的水为何从不会结冰?

    故宫里面摆放的这些水缸,其实就是古代的时候为了救火所准备的。那里面的水之所以不会结冰,就是因为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其实故宫的管理人员就会在这个大大的水缸外面包裹...

  • 佚名
    2024-12-22 08:00:00

    故宫坤宁宫有什么来历

    坤宁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