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贺铸的史籍记载_贺铸在词史上的地位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太祖孝惠后族孙。年十七,宦游京师,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熙宁中出监赵州临城县酒税。元丰元年(1078)改官磁州滏阳都作院,历徐州宝丰监钱官,和州管界巡检。崇宁初以宣议郎通判泗州,迁宣德郎,改判太平州。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居苏州、常州。宣和元年(1119)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僧舍,年七十四。
《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词章著有《应湖遗老集》九卷。曾自编词集为《东山乐府》,未言卷数,今存者名《东山词》。其词善于锤炼字句,又常用古乐府及唐人诗句入词,内容多写闺情柔思,也多感伤时事之作。 ( 节选自《宋史 · 卷四百四十三·列传第二百二 ·文苑五》)
贺铸,字方回,卫州(案《庆湖遗老诗集》自序录 “越人” ,《彊村丛书》本《东山词》作 “山阴贺铸”)人,孝惠皇后之族孙。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皆为新奇。尝言:“ 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 诸公贵人多客致之,铸或从或不从,其所不欲见,终不贬也。
初,娶宗女,隶籍右选,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得盗工作物,屏侍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贵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
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者,皆侧目不敢仰视。是时,江、淮间有米芾以魁岸奇谲知名,铸以气侠雄爽适相先后,二人每相遇,瞋目抵掌,论辩锋起,终日各不能屈,谈者争传为口实。
元佑中,李清臣执政,奏换通直郎、通判泗州,又倅太平州。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宫祠禄,退居吴下,稍务引远世故,亦无复轩轾如平日。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雠,无一字误,以是杜门将遂其老。家贫,贷子钱自给,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铸所为词章,往往传播在人口。建中靖国时,黄庭坚自黔中还,得其“江南梅子”之句,以为似谢玄晖。其所与交,终始厚者,惟信安程俱。铸自裒歌词,名《东山乐府》,俱为序之。尝自言唐谏议大夫 知章 之后,且推本其初,出王子庆忌,以庆为姓,居越之湖泽所谓镜湖者,本庆湖也,避汉安帝父清河王讳,改为贺氏,庆湖亦转为镜。当时不知何所据。故铸自号庆湖遗老,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 贺铸,字方回,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孝惠皇后的族孙。身长七尺,面色青黑,眉毛直竖。喜欢议论当朝大事,批评不留情面,即使是权倾一时的豪门显要,只要稍不中意,他便会毫不留情地辱骂,人们觉得他的行为很像侠客。贺铸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他的语言精深、婉丽、细致、严密,就像是按次序排比编织而成的彩绣。贺铸尤其擅长作曲,常常把别人丢掉的曲子搜集起来,稍加剪裁、组织,便成了新奇的曲子。他曾经说:“我在笔下驱使着李商隐、温庭筠,常常使他们不停地奔命。” 许多达官贵人邀请他到家中作客,贺铸或者去或者不去,(遇到)他所不愿意见的人,也始终不说他们的坏话。
起初,贺铸娶了同宗族的女子为妻。贺铸隶属右选,监太原工作。有一个贵族子弟和贺铸是同事,这个人骄纵傲慢,目中无人,贺铸经过察访,了解他偷盗公物,于是把仆役和公差们屏退后,把这个贵族子弟关在密室里,贺铸手里拿着刑杖数落说:“过来,你在某时盗窃某物去作某用,又某时盗窃某物拿回自己家中,是这样吗?” 贵族子弟十分惊恐地叩头说:“有这些事。” 贺铸说:“如果让我处罚你,就不揭发了。” 贵族子弟于是站起来,自己脱去衣服露出肌肤,他就用棒打了几下,贵族子弟叩首哀告祈求,贺铸便大笑着释放了贵族子弟。从此以后,那些依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而不敢抬起头来看。这时,江、淮之间有一个名叫米芾的人,他因身材魁梧和思想怪异而闻名,贺铸则因见义勇为的侠义行为和豪爽的性格而与米芾先后出名,两人每次见面,就两眼圆睁,拍着手掌,激烈地争辩起来,甚至争辩了一整天,也是谁都无法把对方辩输,文人中争相把他们辩论的情况作为谈话的资料。
元祐年间,李清臣做了宰相,上奏更换通直郎,让贺铸通判泗州(今江苏泗洪),又去做太平州的副职。贺铸自始至终因为喜欢喝酒和意气用事而得不到理想的官职,所以郁郁不得志,吃的是宫祠的俸禄,(后来)他退隐到吴下(今江苏苏州),渐渐离开了那个纷扰的社会现实,所以心情倒也平静,不像从前那样起伏不平。家中藏书一万多卷,贺铸校对过的文章,没有一个字出错。他想用闭门读书的办法度过自己的晚年。贺铸家境贫困,经常靠借高利贷维持生活,有亏欠人家的,便拿地契房券等给人家抵押,丝毫不向别人乞讨。
贺铸所写的诗词、文章,常常在人们的言谈中流传。宋徽宗建中靖国年间,黄庭坚从黔中回来,很满意他(被人称作)“江南梅子”的诗句,认为(风格)像谢脁。他交往的朋友,始终交情深厚的,只有信安的程俱。贺铸自己集聚歌词,取名为《东山乐府》,全部为这些词写了序。曾说自己是唐朝谏议大夫贺知章的后裔,并且探寻贺姓的根源,原本姓庆,住在南越一个叫镜湖的湖中,(镜湖)本来叫庆湖,(庆姓)为了避汉安帝父亲刘庆的名讳,改为姓贺,庆湖亦变成镜湖。当时不知是有何依据。因此贺铸自起名号为庆湖遗老,著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 (一)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为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为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佑七年(1092),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复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1119)再致仕。七年,卒於常州,年七十四。铸善为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为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 明·谢氏 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 “拾遗” “补遗” 各一卷。参校 清·乾隆 彭氏知圣道斋 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 清·文渊合《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 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 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 集外诗,附於卷末。
(二)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年少读书,博学强记。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宋史·贺铸传》)。17岁时离家赴汴京。元祐三年(1088)赴和州任管界巡检。此虽武职,但位低事烦,不遂其愿。不久因李清臣、苏轼推荐,改文职,任承事郎,为常侍。旋请任闲职,改监北岳庙。绍圣二年(1095)授江夏宝泉监,在任上整理旧稿,编成《庆湖遗老前集》。崇宁四年(1105)迁宣德郎,通判太平州。再迁奉议郎。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州。宣和七年(1125)卒于常州之僧舍。存词280余首。
贺铸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如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辞藻工丽,即景抒情,写自己爱情上的失意断肠。特别是结尾处接连使用三个巧妙的比喻:烟草、风絮、梅雨,形象新颖鲜明,当时即以语精意新,用心良苦(《碧鸡漫志》卷二),兴中有比,意味更长(《鹤林玉露》卷七),而脍炙人口,以致有贺梅子之称(《竹坡诗话》)。他如〔踏莎行〕、〔石州慢〕、〔生查子〕等等,都是辞美而情深的婉约佳篇,足见作者是北宋传统词家的庞大阵营之后劲。
贺铸有少数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他的性格本近于侠,以雄爽刚烈见称于士大夫之林。由于题材内容有所突破,这类词的风格也大不同于从《花间》到北宋末的柔婉之调,显得豪放劲朗,慷慨悲壮。最有代表性的是那首抒写自己政治感慨的〔六州歌头〕: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此外托意吊古的〔水调歌头〕、直抒胸臆的〔诉衷情〕、〔念良游〕等,都可以看出以功业自许的志士牢落无成的悲哀。这些作品,显然受了苏轼的影响,而隐然下接南宋前期的豪放诸家。再有,他的某些词虽写传统题材,但思想内容却有所突破。如〔捣练子〕五首,写征妇的相思,这虽是唐人写得烂熟的题材,但他却能别开生面,从挖掘思妇的内心世界入手,如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思妇为思念久戍不归的丈夫,不能入睡,只好用捣衣来消磨漫漫长夜,愈发显得哀痛入骨,令人同情。这些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兵役之苦,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贺铸词于思想境界有所开拓,风格多样,富于语言美与音律美,无愧为北宋大家。
贺铸诗为词名所掩,其实也有相当成就。他 7岁学诗,至元□三年,三十年间已逾五、六千首。经过不断删汰,自编《庆湖遗老诗集》时只存 9卷。可见其写作之勤和数量之巨,远过于词。他曾自述学诗于前辈得八句云:平澹不流于浅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象,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他的诗歌创作正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因其为人豪爽精悍,故其诗也灏落轩豁,有风度,有气骨(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工致修洁,时有逸气(《四库全书总目》),格调往往近于苏轼。只是题材内容不甚宽广,其作品以写个人生活经历为主,以旅途行役、登临游赏为多,较少触及社会矛盾。《黄楼歌》、《游金陵雨花台》、《海陵西楼寓目》等诗奔放杰出,气格悲凉苍劲,而《秦淮夜泊》、《杨柳枝词》等则清新雅丽。《清堂燕》等作格调又近于小词。
贺铸的诗,据《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记载,有《庆湖遗老前后集》20卷。
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称小词二卷,名《东山寓声乐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著录《东山寓声乐府》 3卷,并称以旧谱填新词而别为名以易之,故曰'寓声'。又有涉园影宋金元明本续刊本及《强村丛书》本。《强村丛书》本并收入残宋本《东山词》1卷、《贺方回词》2卷、《东山词补》1卷。

佚名
2024-06-30 04:18:3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30 12:51:02

    胥姓的史料记载

    按《国语-晋语四》、《左传》载:东周(前770--256)春秋时晋国(今山西)晋文公流亡时,胥懿之孙胥臣,字季子,追随之,有殊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有...

  • 佚名
    2024-06-30 01:38:56

    罗刹的书籍记载

    恶鬼之名。又作罗刹娑(罗刹婆为误写)、罗叉娑、罗乞察娑、阿落刹娑。意译为可畏、速疾鬼、护者。女则称罗刹女、罗叉私(梵 Rākşasī ,又作罗刹斯)。乃印度神话...

  • 佚名
    2024-06-30 16:47:15

    汴河的古籍记载

    汴河,古称汳水。《水经》载“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今开封城西北)北”。郦道元《水经注》说“阴沟即蒗荡渠也”。汴河大致从今河南省开封城西北,向东南流经陈留、杞县东、...

  • 佚名
    2024-06-30 07:03:11

    刘恩的史籍记载

    刘恩,字仁甫,洺之洺水人,后徙威州。父辛,归国,署贝州长。恩幼知读书,勇而有谋,以材武隶军籍,累功为百户,俄迁管军总管,佩银符,太傅府经历。从入蜀,数有战功。宋...

  • 佚名
    2024-06-30 08:00:00

    刘范的史籍记载

    焉四子,范为左中郎将,诞治书御史,璋奉车都尉,并从献帝在长安,唯别部司马瑁随焉在益州。朝廷使璋晓譬焉,焉留璋不复遣。兴平元年,征西将军马腾与范谋诛李傕,焉遣叟兵...

  • 佚名
    2024-06-30 08:00:00

    爱新觉罗·永琮的史料记载

    爱新觉罗·永琮(1746年5月27日-1748年1月29日),乾隆帝第七子,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初八日子时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他出自正嫡且天资聪慧,因此深...

  • 佚名
    2024-06-30 08:00:00

    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什么书中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

  • 佚名
    2024-06-30 08:00:00

    童子切安纲的历史记载

    安纲(Yasutsuna):通称为“童子切安纲”,安纲则是这把刀的打造者,平安时代居住在伯奢国的著名工匠。安纲是所谓的“天下五剑(大典太光世、三日月宗近、数珠丸...

  • 佚名
    2024-06-30 08:00:00

    悫惠皇贵妃的史籍记载

    《清圣祖实录》康熙帝册封佟佳氏为贵妃册文遣大学士伊桑阿、持节册封佟氏为贵妃。册文曰、朕惟化理始自壸仪、端重温恭之选。德教彰于妇顺、实资赞翼之功。爰锡丝纶用昭典制...

  • 佚名
    2024-06-30 08:00:00

    史记是如何记载扬州五亭桥的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