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翻译太祖明史本纪

帝疾大渐,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辛卯,葬孝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开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出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盖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气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帝之雄才大略,料敌如神,料敌制胜,率类此。故能戡定祸乱,以有天下。语云:“天道后起者胜。”岂偶然哉。
节选自《明史·太祖本纪》
高皇帝疾病大大加重,遗诏说:“我承担天命三十一年,心里总是为国家和百姓的安危而忧虑,日日勤劳,不敢懈怠,致力于为百姓谋利益。怎奈出身贫苦低微,没有像古人那样博学多闻,好善疾恶,远远比不上他们。今日懂得了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难道还有什么哀念之情吗?天下人归顺皇太孙,最适合于登皇帝位。内外文武百官同心协力辅佐政事,来安定我的百姓。治丧祭奠仪式的物品,不要使用金玉。孝陵山川依然照旧,不要改动。各位藩王只在各自的封国内哀悼,不必到京都。凡不在这个诏令之中的,依据这个诏令行事。”辛卯日,葬于孝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太皇帝由上天授予他智慧和能力,统一了全中国,武功文治是汉、唐、宋各代君主所不能相比的。当他开创功业之初,能够沉着镇定审时度势,遵循规律经营,很有谋划。经常与各位大臣议论谋取天下的策略,他说:“我时逢丧乱之际,当初起兵乡里,本来只为保全自己。等到渡过长江之后,看到群雄的所作所为,只是祸害百姓,而张士诚、陈友谅尤其是大蛀虫。士诚倚仗富有,友谅倚仗兵强,唯独我没有什么可以倚仗的。只有不嗜好杀人,布施信义,实行节俭,和你们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起初与张士诚、陈友谅二位敌人相对峙,士诚尤为逼近,有的人说应该先击败他。我依据友谅志气骄傲,士诚器量狭小,志气骄傲必然喜欢生事端,器量狭小必鼠目寸光,所以首先攻打友谅。鄱阳湖之战,士诚终于不能走出姑苏一步去支援陈友谅。如果先攻打士诚,他在浙西凭借坚固的城池坚守,友谅必定会倾国而来,我就会腹背受敌了。两个敌人都已经消灭,于是北伐中原。之所以先取山东,再夺取河洛,并制止潼关的军队不急于攻占秦、陇,是因为扩廓铁木儿、李思齐、张思道都是身经百战,未必愿意甘拜下风,(如果)逼急了他们,他们势必会合力在一个地方,仓促间(一下子)反而不容易平定,所以(我们)出其不意,回师向北进攻。燕都已经攻克,然后西征。张、李没有了指望,气势也没有了,所以不战而胜,然而扩廓仍然在极力抵抗不愿屈服。假使那时未攻下燕都,骤然和他们斗力,谁胜谁负就难以预料了。”
太祖皇帝的雄才大略,料敌如神,克敌制胜,都与此相类似,所以能够平定祸乱,直到拥有天下。古话说:“天道后起者胜。”这绝不是偶然的。
佚名
2024-06-30 04:36:4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30 15:48:13

    《史记秦始皇本纪》译文

    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孙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在那里看见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前52...

  • 佚名
    2024-06-30 05:11:42

    《明史·焦竑》的翻译

    皇长子封王之后封王,焦竑为他讲授朝政治理,但是讲解的时候,很少遇见皇长子发问。焦竑讲解完后,慢慢的说:“广泛的学习,和善于提出问题,学习的时候这两点均衡掌握,我...

  • 佚名
    2024-06-30 19:27:43

    求翻译 。明史·列传·第十七·廖永忠

    廖永忠安徽巢湖人,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跟随哥哥廖永安在巢湖迎接太祖朱元璋,年纪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太祖问:你也想大富大贵吗?永忠回答:得以侍奉英明的君主,扫除作...

  • 佚名
    2024-06-30 02:29:27

    《与杨祖德书》的翻译

    应是《与杨德祖书》。原文: 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於汉南,孔璋鹰扬於河朔...

  • 佚名
    2024-06-30 00:34:28

    宋史 太祖本纪 全文翻译求大神帮助

    太祖,宣祖的2儿子,母亲是杜氏.杜氏唐天成二年的时候,在洛阳的夹马营生了太祖.生的时候有红色的光在屋子里环绕,有香味久久不散去.孩子身体有金黄色,3天都不褪色....

  • 佚名
    2024-06-30 08:00:00

    《史记·夏本纪》翻译

    1卑宫室,致费于沟淢。译文:不建好的房屋,全用来挖沟开河。2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译文:食物匮乏的时候,调运富裕的地方赈济,达到各地都能平均。

  • 佚名
    2024-06-30 08:00:00

    文言文翻译 明史 王守仁传

    1,你们全都是我的子民,驻扎在外面,我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2,于是挑选七百人穿上和贼寇一样的衣服,跑到山崖之下,贼寇将他们招呼上去3,那个时候,馋佞歪邪之人祸害...

  • 佚名
    2024-06-30 08:00:00

    跪求汤显祖《南柯记》全本 翻译!

    文字是要慢慢细琢才能品出原味的 《牡丹亭》第十出 惊梦---明·汤显祖 【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

  • 佚名
    2024-06-30 08:00:00

    古文翻译 明史周天佐列传 急

    如今,有政策上有缺失的地方不少,而忠言却不能全都听得到,因为口头上对人说要整改,不如从政策上向人表示要整改。在大兴,有百姓在灵柩前祭祀并痛哭的,有人来问,这百姓...

  • 佚名
    2024-06-30 08:00:00

    史记高祖本纪翻译

    原文“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