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王熙凤对刘姥姥不屑,却为何心甘情愿接受刘姥姥给女儿取名?

个人认为说凤姐对刘姥姥不屑过于片面。通读全文,凤姐对刘姥姥的看法和态度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概括的说是初倨、**、最后感戴不尽。而刘姥姥给巧姐取名字也是应凤姐之邀,仔细阅读原文不难发现,在凤姐邀请刘姥姥为女儿取名的时候,她对刘姥姥已经没有“不屑”,反而是非常认可的,所以才会恳请刘姥姥为女儿取名。而这份认可,无关相貌、地位和财富,纯粹是一个有胆识的人对另一个有胆识的人的理解和欣赏。胆识,顾名思义,胆量和见识。《红楼梦》里裙钗众多,有见识的不少,譬如宝钗、黛玉;有胆量的也有几个,譬如司琪、晴雯;有胆有识的却是不多,王熙凤算是其中一个。凤姐其人,美貌与心计并重。说她狠毒不假,势利也有,但不能否认,她是个有胆识的女子。无论是协理宁国府治丧、管理荣国府日常这些正面的事迹,还是挪用公账银子在外放贷等负面的作为,甚至包括设计陷害贾瑞、逼死尤二姐、弄权铁槛寺等伤天害理的恶行,多少都能够反映出凤姐的胆量、见识和心机。大概是曲高和寡吧,这样有胆识的王熙凤在精神上应该也是寂寞的,最多跟平儿说两句体己话吧。所以,对于身上有着相同特质的人,无论身份贵贱,她都会高看一眼,甚至发自心底赞美。譬如探春,凤姐曾称赞探春:“好,好,好,好个三姑娘!说她“心里嘴里都来得”;譬如小红,更是用了一回就喜欢上,特地从宝玉的怡红院要到身边听差;再譬如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专为打秋风,凤姐碍于王夫人的情面给了二十两银子,当时心里应该是有些不屑的;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乃至进得大观园之后迅速找准了自身定位,和贵族太太、**们闲话家常,投其所好;对没经见过的富贵人家气象由衷赞叹,毫不掩饰,一派纯然;对摆明的戏耍不急不恼,高度配合,彻底甩掉了70岁高龄的包袱,勇当笑料…面对如此知情识趣,通透练达的老人家,目光如炬的“凤辣子”想必早已删除了心底的不屑,换上的即使不是尊重,至少也是一份理解和赏识。对于刘姥姥,看好的人不多,黛玉和宝钗等一众贵族**就以“母蝗虫”取笑她,这是生长环境赋予她们的局限性。凤姐身为荣国府“大管家”,每日经手衣食住行、往来事故无数,见多了三教九流,各色嘴脸,深知生计艰难、世道不易,看人自与钗黛不同。她看到了刘姥姥成功以贫贱交富贵的背后显露出的胆识和明白,由衷地投了脾气。所以,才有了请刘姥姥为女儿取名字的举动:
我想起来,他还没个名字,你就给他起个名字,借借你的 寿;二则你们是**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们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想来以王熙凤的性子,若是她真心瞧不上之人,再怎样贫苦高寿也不会央来跟唯一的千金扯上关系。事实证明,“凤辣子”识人还是很准的,无论在哪个版本里的续写,刘姥姥都是仗义出手、值得托付的“良人”。忽然不合时宜地想起周恩来总理说过的一句话:“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于是又想起,无论凤姐还是刘姥姥,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如果说凤姐的眼界和自信是源于强大的母族以及长年身居要位,那么刘姥姥的胆量见识又从何而来呢?遍寻老太太的履历,我想就只有经年的操劳、生活的苦难以及走投无路后的背水一战吧。算作命运赠予老人家另一种形式的财富。
佚名
2024-07-04 07:14:0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