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韩愈的姓名和字退之体现了什么样的心理?

韩愈:进之艰难退之易?潮州的夜晚,喧哗而热闹。我独自来到依山临水的韩公祠。望着韩山朦朦胧胧的夜色,听着韩江静静流去的水声,感受到一种特有的神韵,体验到一种异常的氛围。这一切,都来自一个思想者、一个文学家的魂灵。韩公祠,是潮州人为纪念韩愈而修建的。韩山、韩江也因韩愈而得名。其实,这里既不是韩愈的故乡,也不是韩愈辉煌的圣地。只不过是他官至高峰又被推下山谷,被贬至此,做了几年小官。在他失魂落魄的日子里,这天之涯、海之角,接纳了他,成就了他,记住了他。把他写在了山上,写在了水中,写在了心里。一个人离去后,被永远怀念着,这是很不容易的事。而这个人与高山同在,与江水长流,就更令人仰止了。面对这山光水色,我品味着他的文章,解读着他的人生。韩愈,字退之。这名字就很有点意思。愈,可解释为较好,胜出。用其组词,无非是愈加、愈好、愈高、愈演愈烈等等。退之,显然是退缩、退步、退却之意。欲进欲退,自相矛盾。名与其人,人与其名。他一生沉缅官场,进之不得而退之,退之不甘愈思进。进而退,退而进,进中有退,退中有进,一生折腾了若干回合。韩家早年也曾有过令人眩目的灿烂辉煌,祖上有人做过宰相、尚书,还出过几个轰动朝野的锦衣大儒。只是“安史之乱”后,边关烽烟四起,藩镇割据,国之不幸殃及家道败落。到其父辈或祖父辈,已是一介平民了。不过,祖上有荫,韩愈的父辈肯定是读过书的,这从韩愈名字上就不难闻到一股书香。愈,是望其出人头地;退之,则寓意当退且退,不可粗莽猛浪。回头看来,祖上圣明,祖上先知,恐他颓废不进,平庸无成,更怕他不识时务,只进不退。充满哲理和智慧光芒的《师说》,跨越千年时空,闪烁着久远不衰的亮丽。在理论上,他入木三分,鞭辟入里,把人引进一个深邃的幽谷,一个崭新的境界。而在实践中,他却茫然不知所措,在求师问道的过程中绕了不少圈子。家道的中落,生活的穷困,使他过早地品尝了人生的酸楚和世态的炎凉。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名扬乡里。尤其是年少成器的柳宗元,给了他很大激励。公元785年,年仅13岁的柳宗元,代人写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用辞精湛,十分老道。令德宗帝当着满朝文武大加赞赏,文人墨客称道不绝,长安城内沸沸扬扬。这给韩愈年轻的心灵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时,柳宗元正随问职县令的父亲住在宣城,与韩愈同住一隅。对这位“神童”,韩愈早意欲结交,但因窘迫落魄,自惭形秽,几次徘徊柳门而作罢。后柳随父北迁,二位文坛巨匠咫尺天涯,失之交臂。不过,后来,两位大唐才子,还是相逢于智慧的峰巅,握手于学识的高度,相携于常人难及的领域。如两棵比肩耸立的大树,枝在云层中相触,絮在风雨中致意,根在深层中相连。同望云天而不相互攀援,共浴沧海而不相嫉相欺。得意时会心一笑,坎坷时一声叹息。友情,友谊,到了这个份上,恐怕该算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了。公元786年,在宣城通往长安的绵延长路上,一匹瘦马驮着这位将会写进历史教科书的文豪,蹒跚行进着。马背上的英俊少年,踌躇满志,雄姿英发。时而凝眉深思,时而暗自吟哦,一副天降大任的气派,拥抱着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他自信,天道酬勤,上苍慧眼。几年寒窗,必为他铺就一条洒满阳光的大道。然而,当他调动了所有天才的细胞和多年的积累,挖空心思地完成了答卷,自认为字字珠玑,声声如雷,足以惊俗骇世,治国齐家,谁知到了判官手里,却如同废纸,一文不值,被信手一抛,就化作一阵轻风。这个结局,大出他的意料。一连几天,他郁闷不乐,大惑不解。但金榜题名后的似锦前程和人生辉煌的诱惑,使他很快走出了沼泽,重新振作起来,准备进行新的冲刺。随后,他住进一家小店,卧薪尝胆,暮读晨诵,经历了一个寒暑,又走进决定他一生命运的考场。好不容易等到了发榜的日子,他屏住呼吸,急切地想看,却又不敢看。直到那些中榜者的家中响起劈里叭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他明白了结果。到了第三年,还是如此。这时,他真的被打懵了。他不敢对镜自顾,怕见自己消瘦的面容,深陷的眼窝,恍忽的神情。连续几年浪迹京城,早已囊中羞涩,原本不多的盘缠所剩无几。势力眼的小店主见他连考连败,又一文不名,对他百般羞辱,更使他精神崩溃,几近绝望。这时的韩愈,时而像霜打的茄子,时而如激怒的雄狮。想进而无门路,欲退却又不甘心。当时官场盛行“觅举”,为了考中进士而追逐、钻营,依靠请托以求金榜题名。对这些,韩愈当然一清二楚,过去,他对此深恶痛绝。然而,眼见那些庸庸酸儒和碌碌之辈频频入第,他明白了,在浑浊的世道,任何洁身自好都是没有用的。他要出击,要“觅举”。古人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人一旦为名声、地位所累,必然会降格以求,贱卖灵魂。得之大喜,失之大悲,内心就难以平静和安宁。韩愈功名心切,顾不得这么多了。经朋友的点拨,他低眉折腰,求见当朝补阙梁肃。可谁知,这位大人生性孤傲,最看不起那些投机钻营之徒。任他好话说尽,就是拒而不见,使他着实硬硬地碰了一个钉子。后来又连续造访了几个当朝要人,仍是一无所获。正在万般无奈的时候,在街头遇到了路经此地的世交北平王马遂,经此人帮助,总算解决了衣食燃眉之急。使他得以立足京城,再次进入考场。也许是“天不灭曹”,命该如此。经过三次落第的洗炼,他已没有了先前的**。考试那天,他心情平静,从容不迫,慢条斯理,应付自如。出人意料的是,他写下的竟是上次落第的文章《不迁怒不贰过论》,并且题目不改,只字不改。他第一个交卷,第一个离座,第一个出门。那随意的样子、满不在乎的表情,谁也看不出他心中的波澜起伏,看不出他心里的忐忑不安。更令人惊奇的是,监考大人如沙滩拾珠,眼前一亮。那位曾给韩愈以白眼的梁大人,原以为韩愈只不过是个善于投机钻营、玩点小手脚的腹内草莽,因而不屑一顾。当他亲眼目睹了他的答卷,开始觉得自己原来的轻率。他手捧试卷,掂出了份量。望着韩愈离去的背影,不住地拂须点头。公元792年,韩愈使出浑身解数,越过千军万马,撑杆一跳,终于登上这条客船。韩愈以求师寻道的手段问鼎官场了。中第后的兴奋,使他原本就有的不甘寂寞、出人头地的愿望愈来愈强烈了。他不能退之,也不想退之。自古文人热衷为官,韩愈没能例外。他想立足长安,立足长安就得做官。但他清楚,考取进士,并不等于有官可做。这只不过是入仕的第一步。礼部只管取进士,派官还要经过吏部的“守选”考试。吏部考试名目颇多,普通的是“书判拔萃”,入高官的是“博学宏辞”。按理说,对于做官,既不必苛意追求,也不必加以回避。来之不必推却,去之不必在意。可话又说回来,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此时韩愈的为官**已经难以按捺了。他想凭自己的满腹经纶,考取“博学宏辞”不会有什么问题。谁知,与当年考进士的命运如出一辙,连续三年,都是一败涂地。沮丧之余,他想起柳宗元代写奏章的事,一拍脑门,茅塞顿开:子厚以笔生花,我何不以文敲门?恰在此时,有朋友劝他,入仕之途,亦有蹊径,不可死走。扬其所长,投书朝廷,照样求取功名。于是,他伏案疾书,笔走阡陌,倾才华于笔端,凝智慧于尺牍,连续给当朝宰相写出三封情真意切、辞藻华丽的陈诉书。他陈述自己“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请求垂怜一官半职,哪怕小小末官也可。其心也诚,其情也切。结果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其实,他真是迂腐透顶了。至少他忽视了一个重要现实,就是拆阅书信的恐怕未必是宰相,而是那些鞍前马后的宦官。他们在朝庭混了多年,深知朝庭之妙。即是一个庸才,只要来得比你早,你也休想动他。纵使你才华闪光,也无法把他取而代之。进一步讲,你就是有幸加入到那个行列中,他们也会千方百计加以排挤,因为你的进去使他感到空间变窄了。这又有点像乘公共汽车,车上的人与车下的人、抢在前面的人和落在后面的人,心态是大不一样的。车没到时,大家抱着同一个念头,能上去就行。车子空时,谁也上得去,也没什么。当车子一到,心情就不一样了。车上的人埋怨车不该停下来,车下的人盼车快停下来。当冲在前面的人气喘吁吁地抓住了门把,脚触着了踏板,回头一望,你又拼死竭力地往上挤,他的心情又变了。我好不容易挤上来,你还在那里凑什么热闹?从古到今,情景大概相差无几。不管怎么样,他又没赶上这趟班车。曾经沧海,他现在再也不是多年前进京赶考时的那个狂妄无知的小儒生了。他明白,想当官和考举一样,光凭个人才气学识不行,还要靠“觅举”。求“觅举”,就要撕破脸皮,为达官显贵歌功颂德,哪怕这个达官显贵是个**佞、是个恶棍。他把这叫作“上下相须,先后相资”。至于脸面,无衣无食何谈脸面?于是,他瞄准了皇亲国戚、德宗宠臣、权柄在握、一言九鼎的京兆李实。而这个李实的飞扬跋扈、贪婪狠毒是尽人皆知的。为了巴结这位当朝权贵,他浓施粉黛,极尽奉迎,写成《上李尚书书》。文章写就,他自我感觉良好,便送给柳宗元。柳宗元读罢,先是痴眼相望,茫然不解,继而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话不投机,拂袖而去。但送到李实的手中,却换来难得的笑脸。投桃报李,在李实的举荐下,当上了监察御史,虽是区区八品小官,但也毕竟踏上了仕途的阶梯。文章品格,韩愈自知。柳宗元等如何,只好由他去了。他觉得,实话可贵,清高可敬,但孤芳自赏,难以入仕;即是满腹经纶,没有舞台,无异纸上谈兵。这有点像“曲线救国”。他向朋友们解释,写《上李尚书书》,实属无奈。虽说了一些假话,但只是一块敲门的砖头。有了一席之地,才能施展抱负,造福百姓。果然,时隔不久,愤世嫉俗的秉性使然,他实在看不惯李实的那套把戏。尤其一边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一边是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的社会状况,令他难以容忍。于是他根据从民间得来的真实情况,以极其辛辣的笔触和慷慨激烈的措辞,写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直指李实,奏明皇上。与先前的媚气判若两人。结果,此奏被李实获知,皇上面前极尽谗言,最后皇上下诏:贬监察御史韩愈为连州阳山(今广东连县)县令。这次是不退也得退了。公元806年,朝廷更迭,王旗变换。韩愈又得到了新皇帝的诏书,进京做了国子监博士。虽说这只是个正五品上的官,且是个坐冷板凳的闲官,可毕竟又回到了京城。韩愈欣喜若狂,他要抓住这个时机大显身手。退之意去,进之意强。但他有前车之鉴,不敢轻举妄动了。他反复告诫自己,仕途险恶,仕途叵测,再也不能冒失了,再也不能莽撞了,再也不能激怒圣颜了。经过几年放逐他乡,他远离政治中心,放歌山水,性情收敛不少。回京后日子也颇消闲,经常高朋满座,谈古论今,吟诗作赋,好不热闹。一日少年进士李蟠求见,兴致所至,他挥笔泼墨,一篇阐述从师求学之道、针砭耻于相师世风的文章跃然纸上,从此,一篇《师说》,千古绝唱。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他一生中少有的潇洒时光。一个人当时来运转、兴盛走红的时候,会引发两种心态,一是朋友的高兴,因为他与你休戚与共;一是有些人的恐慌,因为他感到了威胁。果然,一些朝中小人对他看不惯、容不下、感到不自在了,开始在他身上找茬子、挑毛病了。无中生有的说他结党营私,居心不良。皇上整日深居简出,围在他身边的就几个人,能说上话的也就几个人。如果是几个好人也就罢了,偏偏是嫉贤妒能的几个小人;如果是明君也还好办,能够心明如镜,明辨是非,可偏偏遇上了耳朵软如面条的皇上。一群小人极尽谗言,皇上焉能不怒?看来,置身于恶劣环境,躲也不行,缩也不可。他的好友崔群劝他,京城险恶,不宜久留,退之应退之,退之为上。韩愈一脸不解,不过还是听取了朋友的劝说,奏明皇上,提出离开京都到洛阳教书的请求。这次他真算明智。皇上正想发落,不料自找上门。大凡有点作为想干点的事的人注定是要犯小人的。余秋雨先生在描述苏东坡同样境遇的时候写道,攻击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呢?最简单的回答就是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正好可以回答韩愈此时的困惑。扑朔迷离的官场沉浮,使韩愈再也没有初进国子监时那种志得意满、狂傲不训了。有的只是对遭遇的不平和郁闷的情绪。他劝人不平则鸣,自己却因此吃过不少苦头。他假托向学生训话、名为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的进步进而写成了《进学篇》,名为劝学,实则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蹭蹬、生活窘迫的牢骚。韩愈这时已是近天命之年了。按说,人的寿命如果是八十的话,四十就
佚名
2024-07-06 21:23:4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7-06 07:26:37

    韩愈取名“退之”是阐述什么观点?故事有什么作用?

    据说韩愈年轻时求取功名屡有不顺,此间,经人介绍与洛阳的河南府法曹参军之女卢**订婚,并暂居卢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完婚。卢**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

  • 佚名
    2024-07-06 00:23:16

    韩愈的散文著名有什么的美称,被列为什么之首,与柳宗元并称什么?

    韩愈散文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 佚名
    2024-07-06 14:47:33

    谁和韩愈并称为"韩柳"

    柳宗元 中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韩柳并称,始于 宋初。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说:“唐之文章,初未 去周、隋五代之气……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 之文。...

  • 佚名
    2024-07-06 08:00:00

    韩愈字什么?

    韩愈,字退之。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

  • 佚名
    2024-07-06 08:00:00

    贤、韩、愈这三个字什么读

    贤(贤惠,读xian,第二声),韩(韩国,读han,第二声),愈(治愈,读yu,第四声)望采纳谢谢

  • 佚名
    2024-07-06 08:00:00

    韩愈的生平?

    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韩愈三岁丧父,其兄韩会...

  • 佚名
    2024-07-06 08:00:00

    求有关"体贴"的名人名言 愈多愈好

    要想自己成为幸福的人,就应当对别人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赤诚相见。--苏霍姆林斯基  总是免不了时间在耳边叨扰, 是你的体贴让我暂避这喧嚣。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

  • 佚名
    2024-07-06 08:00:00

    韩愈的字和号分别是什么?

    韩愈字退之,号昌黎先生。

  • 佚名
    2024-07-06 08:00:00
  • 佚名
    2024-07-06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