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攻壳机动部队》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啊?

何为“攻壳机动队”?官方解释是“装备有攻击性装甲外骨壳的机动部队”。也就是公安9科。何为“攻击性装甲外骨壳”?可惜的是,电影里并没有出现。(所以我觉得他用“攻壳机动队”这个名字有问题,在INNOCENCE里就不这么叫了。在漫画里,9科使用的是FUCHIKOMA,译为“攻壳车”(具体看图)。在TV版动画中,使用的是TACHIKUMA,无译名,称为“塔奇库玛”。为了方便,以下一律简称为“攻壳车”。攻壳车的设定是火力强大,比较崇拜素子,对巴特很亲密,说话声音像个小孩子(很可爱的)。我对它的定义是“城市局地战用对义体高机动兵器”。基本装备是两手的机**和“口部”的榴弹炮(平时锁着)。AI水平较高,基本上可以独立行动,比9科的女性操作员的AI要优秀。在9科里被视为重要装备,只有巴特把他们当作孩子一样对待,所以对巴特十分亲密。(这里可以看出巴特的温柔的一面。攻壳车的装甲不厚,用反坦克武器打一下就挂了,不过机动性弥补了这个不足。因为是AI,他们没有对“死亡”的恐惧,相反,被干掉的还会被同伴羡慕:“啊,被干掉了,真棒啊,可以换上新零件了。1995年上映的《攻壳机动队》是押井守在世界动画领域享有盛名的代表作,与大有克洋的《Akira》和宫崎骏的一系列作品一起成为世界著名的“日本风格动画”的典型。在日、英、美等世界多个国家同时公映的本片在美国BILLBOARD排行榜上很快就名列第一,《泰坦尼克》的导演詹姆斯·卡麦隆也对此片推崇备至,曾为此片的日文LD版撰写文章。更直接影响了沃卓斯基兄弟,拍出了主题和影像一脉相承的《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原本是士郎正宗的系列科幻漫画,由一些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小故事组成,虽然探讨的主题比较严肃,但整体风格比较活泼。然而在素有“原作粉碎机”的导演押井守(《机动警察》、《福星小子》)的掌控下,不但人物造型由原作的夸张卡通形象变得极为写实,连人物性格也变得成熟冷酷起来(想想吧,漫画中的素子是一个喜欢钱,喜欢放假,也喜欢和上司抬杠的女人,基本上和士郎正宗的其它作品如《苹果核战记》的女主角差不多,哪像电影中这样面无表情,动不动就盯着一个角落发呆),影片基调比较灰暗,无论是人物的衣着还是城市的景物都是以冷色调为主,川井宪次所配的悠远肃杀的音乐更突出了主人公在喧嚣都市中发自灵魂深处的孤独感。影片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关于人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认知。虽然这一主题从古至今在哲学和文学领域都不断被探讨,但本作加入了人和机器/人脑和人工智能这一现代社会新兴的对立因素后使这一主题更加复杂。本片英文片名为《Ghost In The Shell》,GHOST用来指构成存在的意识部分,勉强可以翻译成“灵魂”,在片中泛指各式各样的“意识存在”,如“自主的人类灵魂”、“人类灵魂的劣化复制体”、“人工AI”和“从网络里产生的独立意识体”等等,而通过电脑网络,Ghost之间能够进行沟通、入侵、改写、甚至融合;而Shell则用来指构成存在的物质部分,主要是作为“意识存在”的载体,形式包括肉体、假肢、义体、机器等。片中主人公素子虽然保留了人类大脑(Ghost),但除此之外的整个身体全部是人造的生化义体(Shell),为此她常常自问:“我究竟是人还是机器?“我真的存在吗?也因此使她对自己的身体并不爱惜:为隐身而**作战、长时间地潜水、为打开坦克不惜拉断手脚,直至最终被巴特换成了一副少女身躯;与她相反,傀儡王本来只是一个纯粹的虚拟程序,不受Shell的限制,但在网络里入侵了无数的服务器和人类记忆之后,这些信息竟使傀儡王察觉了“自我”的存在,并自诩为“有思想的实体”,而非人工智能,甚至提出要和素子融合以实现人类必须借助躯体完成的生命的两个过程:生育和死亡。素子的实际存在是从“有”渐渐趋向了“无”(更换了躯体),而傀儡王却是从“无”趋向了“有”。
佚名
2024-11-01 09:31:1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